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5-03-1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徐玲

《百鸟朝凤》教学设计方案

执教教师

徐玲

单位

常州市武进区戴溪小学

课题

百鸟朝凤

年级

五年级

学科

音乐

课时

 1  教时

一、教材分析

《百鸟朝凤》是一首民间乐曲,曲调旋律热情欢快,表现了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全曲有“山莺啼晓”“春回大地”“莺歌燕舞”“林间嬉戏”“百鸟争鸣”“欢乐歌舞”“凤凰展翅”“并翅凌空”等部分。主奏乐器“唢呐”,在演奏技法上运用循环换气等技巧模仿出逼真的鸟叫。民族乐队与主奏乐器“唢呐”的有效配合,展现出一幅动人的“百鸟和鸣”场面。本课重点感受乐曲中鸟的不同音乐形象与表现手法,依托现代交互技术,加深对民族乐器唢呐的印象,理解民族音乐的时代传承。

二、学生分析

小学五年级学生在音乐素养与能力等方面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从音乐知识层面来看,五年级学生具有音符、节拍、音阶等相应的音乐知识,能够通过学习与运用这些知识,更好地理解音乐;从音乐欣赏能力来看,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能够欣赏和理解多类型的音乐作品,能够感受音乐中内在的情感与传达的思想,能够通过音乐来表达自我的情感和想法;在音乐技能方面,五年级学生大多学生具有一定打击乐器和声乐表现能力。本课尝试运用音乐赏析、技能训练、知识分享等多样化实践途径,培育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发展,同时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借助信息技术视听、互动等功能,赏析音乐作品中节奏、速度乐句等音乐要素组合的音乐作品,感受中国民族器乐唢呐音色特点及循环呼吸等多样化表现技巧;让学生通过附点音符学习、鸟鸣声模拟、乐句形象互动等感知活动,体验乐曲所表现百鸟争鸣的和谐之美。

2.艺术表现:依托多媒体音乐展现,用有意思的律动、简单的语言描述、愉悦的歌唱和积极的答题方式等乐段呈现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

3.创新实践:根据乐曲欣赏,展开联想和创想,从节奏、音色、强弱等音素方面,参与对自然界虫鸟鸣叫与形态模拟;依托“AI”数字人的对话互动,掌握搜索问题的途径;通过AI音乐创编的人机互动,构筑创新意识,在音乐创作实践过程中,掌握方法和途径,提升创新的能力。

4.文化理解:了解民族音乐文化历史传承与时代内涵,在“AI人机环境下,体验民族艺术的时代表现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  交互式多媒体  网络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一对一教学环境  □其他

、信息技术应用特色

   教学导入环节的“依托AI对象”让学生对音乐学习中出现的“新伙伴”充满惊奇;教学过程中,运用“人机互动”情景,对学生音乐学习进行引导与评价,让孩子们有期待有获得感;人机对话环节,孩子们通过“AI对话”与咨询,明确学习中遇到问题的解决策略,懂得什么是“循环呼吸”技巧;“ AI”音乐创作中,孩子们积极发表观点,参与音乐创作,音乐“创新意识与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希沃易课堂IPD交互功能为学生提供人人思考、均等参与的学习平台。学生在信息技术支撑下,提高了学习热情,提升了学习效率,音乐综合素养得到一定的提升

六、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

(资源、技术、意图)

(一)教学导入

1.视频赏析

 

1.引导学生跟随视频,激发对欣赏《百鸟朝凤》的兴趣。

 

1.参与影视内容赏析,思考主题内容。

 

视频赏析激发音乐学习兴趣引出课题。尝试使用IPD。

(二)揭示主题

1.“AI小鸟”与“AI老师”自我介绍。

2.“AI小鸟”进行教学内容的介绍。

 

1)“AI小鸟”和“AI老师”自我介绍。

2)揭示《百鸟朝凤》学习内容与版块。

 

1)认识AI小鸟与AI老师。

2)明确本课学习内容(八大版块)

 

依托立体AI”数字形象,揭示主题;

模拟人机互动,助力学生了解学习内容。

(三)乐曲新授

1.山雀啼晓主题

1)聆听与辨析鸟鸣

2)模拟鸟鸣

3)听辨乐曲,填写鸟鸣歌词。

4)描述乐段描绘的场面。

 

1)媒体播放,引导学生聆听与思考,说说熟悉的鸟鸣或鸟名。

2)引导学生歌唱鸟鸣。

3)让学生在乐曲欣赏与ipd互动中,深化对音乐的理解。

4)让学生讲述乐曲描绘的场面。

 

1)聆听鸟鸣讲述熟悉的鸟鸣。

2用声音模拟鸟鸣

3探寻乐曲中的鸟鸣ipd互动功能,填写鸟鸣。

4讲述鸟鸣段描绘的场景。

 

借助多媒体,结合听辨互动,学习模拟不同节奏的有意思鸟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运用ipd希沃“文字互动”功能,让学生在参与中,加深对乐曲段落的理解明确乐曲描绘的内容。

2.春回大地主题

1)感知乐曲情绪

2)体验乐曲节奏

 

1)播放音乐,让学生感知乐曲情绪。

2)引导学生运用乐伴奏,体会乐曲的节奏规整特点。

 

1)欣赏乐段,了解乐曲情绪

2用响板和铃铛体验乐曲不同节奏全音符、四分八分六十分音符的综合运用

 

据乐曲特点,运用自主制作的演奏视频,让学生在互动体验中,明确音乐节奏规整的乐段特点。

3.莺歌燕舞主题

1)听音说名

2)听辨主奏乐器

3)讲述乐器构造

4)根据乐句模拟演奏

 

1)引导学生观看视频,说说视频中的鸟名。

2)引导学生根据音乐听辨主奏乐器。

3)播放唢呐构造视频。

4)让学生根据乐句与音乐图谱进行演奏。

 

1在欣赏中讲述了解名。

2在乐段欣赏中,分析主奏乐器相关知识

3)学习唢呐组成部件。

4根据乐句音色特点,分角色模拟演奏

 

根据预设要求,自主创编鸟鸣唢呐构造视频让学生的音乐学习从生活化鸟鸣到乐曲鸟鸣让学生在观摩与视频欣赏中,加深对唢呐的理解听辨与乐句展示,让学生掌握主奏乐器特色

4.答题竞赛环节

1)音乐知识阶段巩固赛。

 

1)激发学生参与互动游戏中复习新知。

 

1参与音乐知识互动PK游戏

 

运用希沃自带的竞赛功能,及时复习新知。

5.林间嬉戏主题

1)讲解合作。

2)分析合作要求。

3)根据图谱和音乐合作体验

 

1)运用AI数字老师,讲述合作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阐述图谱内容。

3)引导学生根据图谱与音乐进行乐曲的展示。

 

1)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表述理解的图谱内容

3团队协作,展示乐曲

 

运用AI数字老师的引导,让学生懂得团队的重要性。

根据乐句与声音特色,创作图谱,让学生根据图谱与音乐的结合掌握乐段的音乐结构与特点。

6.百鸟争鸣主题

1)聆听鸣叫声

2)模拟猫头鹰

3)欣赏乐段中的音乐形象。

4)体验乐段音乐速度变化。

 

1)引导学生聆听视频中猫头鹰鸣叫。

2)运用视频,让学生在动作模拟中,体验猫头鹰鸣叫特点。

3)运用自制视频,让学生欣赏“百鸟争鸣”场面。

4)引导学生在欣赏中感受速度的变化。

 

1)聆听猫头鹰的鸣叫声

2运用联觉,声音动作化模拟。

3)赏析百鸟争鸣场面。

4听辨伴奏乐器速度变化。

 

创设视频,通过视听联觉,让学生希沃答题中,掌握形象模拟与节奏变化。

7.欢乐歌舞主题

1)聆听乐曲,辨析昆虫鸣叫。

2)细听片段,分析节奏。

3)歌唱片段旋律。

4)模拟“蝉”鸣叫。

 

1)引导学生聆听探寻昆虫名。

2)引导学生学习附点节奏。

3)引导学生分角色歌唱不同旋律。

4)引导学生模拟“蝉”动作

 

1听辨昆虫音色讲述昆虫“蝉”

2了解附点节奏等音乐要素。

3)男女生歌唱相同节奏型的不同旋律。

4)根据旋律音乐,参与动作模拟

 

借助视频模拟提升学生对音乐及表现对象的理解让学生在歌唱、律动等多样化体验中,感知知了旋律特点与附点节奏

8.凤凰展翅主题

1)欣赏视频片段,探索演奏技巧。

2)借力“AI”数字人技术讲述“循环呼吸”演奏技巧。

 

1)展示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视频演奏者的演奏技巧。

2)帮助学生掌握运用“AI”数字人,进行问题解决的方法。

 

1探索呼吸演奏技巧。

2学习咨询AI数字人,了解音乐知识循环呼吸演奏技巧

 

AI数字人交流互动中,掌握知识获取途径。运用第三方AI帮助,加深学生对循环呼吸的理解。

 

9.并翅凌空主题

1)赏析乐曲,探寻乐曲音符特点。

2)通过音符特色,教授五声调式。

 

1)引导学生在欣赏中,分析乐段中出现的音符。

2)根据音符讲述五声调式相关知识点。

 

1)聆听音乐,根据乐谱,探析乐段运用的音符。

2了解音乐曲调五声调式音乐知识

 

运用希沃圈画功能,搜寻乐段音符特点,探索音乐曲调五声调式。

(四)知识巩固

1.课堂小测与展示

 

 

1.引导学生进行乐曲知识点复习在游戏实践中掌握乐曲知识。

 

1.展示操练中巩固新知深化乐曲内涵。

 

运用希沃课堂活动版块功能,进行课堂内容巩固与总结。

(五)实践创新

1.运用“AI音乐”进行创编。

 

1.帮助学生运用“音乐AI”创编软件,创作乐曲。

 

1.尝试音乐创作,体验创编的乐趣。

 

在音乐AI创编软件的运用中,掌握相应技巧提升创新意识与能力。

(六)课堂小结

1.传承中华传统音乐。

 

1.引导学生传承传统音乐。

 

1.跟着改编音乐有序飞出教室。

 

激发学生结合时代,传承特色传统音乐。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