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开展红色教育实施策略
发布时间:2023-02-0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史丽英

数学开展红色教育实施策略

武进区学府小学 赵雨佳

一、利用数学课本教材,挖掘红色文化因素
  
我国有古老而又悠久的数学历史和辉煌成就,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教师必须认真挖掘教材,并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红色文化自然地融合在知识教学之中,对弘扬红色文化有着水到渠成的效果。

如在教学“神奇的计算工具”时,适时地向学生介绍,算盘被誉作中国贡献于世界的“第五大发明”,约在明代初年逐渐流行,也陆续传到了日本、朝鲜、印度、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受到广泛欢迎。这既提升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孩子心中都充满了民族自豪感,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的爱国热情。

二、利用情境创设渗透红色教育

情境教学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教学方法,也是进行红色教育渗透的重要途径。德育情境的创设可以通过数学问题故事化、数学信息情景化和开展数学活动来进行,以实现教学中渗透红色教育的目的

如:在学习“图形分类”的时候,可以出示中国人民大会堂、故宫等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建筑的外部和内部图案,让学生在图片中找出相应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三、利用数学习题挖掘红色元素

在许多小学数学习题当中也同样有许多红色元素,利用这些元素同样可以进行红色教育,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习题中的红色元素,可以根据不同的数学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题目,在题目中渗透各种红色知识,让数学作业和红色文化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也可以把课本中的例题结合本地的革命活动进行编写。通过以上情境的创设和例题的改编,不仅提高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而且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和学做革命人物的教育。

例如教师在教授“年月日”内容时,可以依据历史事件的发生日期让学生了解一些重大节日,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如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国庆节、建军节、共产党的生日等都在几月几日,既让学生学习了“年月日”的知识,也能够记住这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促使红色基因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渗透。

四、利用教材数据渗透红色教育

数学是一门科学,科学的数据是确凿的,它形象、直观,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如:在学习“认识更大的数”--“万以上数的读法”时,可以举例这些数据如:我国的国土面积是9600000平方千米,排名世界第三;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我国的人口为1370536875人,排名世界第一;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通过读写有关数据,孩子们既巩固了知识,又充分感受到祖国的发展变化和繁荣昌盛,也增强了爱国情感。

五、利用数学史渗透红色教育

我国有古老而又悠久的数学历史和辉煌成就,数学家的事迹、中国数学的光辉历史中蕴涵着红色素材,这是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的极好教材。如:祖冲之是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在约1500年前就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他的辉煌成就比欧洲至少要早1000年;华罗庚经过自己的刻苦努力,为数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当他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时,毅然带领全家登上一艘邮船回国;数学家陈景润在攻克哥德马赫猜想世界难题时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在教学“计算器”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算盘很早就被作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后陆续传到了日本、印度、美国等国家。通过这些数学史的介绍,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六、利用数学实践体验红色文化

红色教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还应积极与课外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可通过开展一些数学教学实践活动和数学主题活动来进行红色教育。如用数学知识、数学符号、数学语言讲述红色故事,学习革命英雄的奋斗精神、总结现代改革成果,积极营造红色教育的学习氛围,将红色教育理念更好地植入到每一位学生的心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优秀品质,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或者开展红色教育数学课外拓展活动,如开展重走长征路的素质拓展,运送粮食、掷手榴弹,开展红色运动会,并在活动中渗透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发现实践活动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寓教于乐中彰显红色教育精神。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