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洲雄狮”
武进区戴溪小学五(2) 陈宇菲
读了《英雄中国》这本书,我深有感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人民的生活非常艰难,而且地位地下,常常受到西方殖民者的欺负和剥削,同时又被国内落后的封建统治者压迫,百姓有苦难言,没有自由。随着新中国的建立,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新中国的诞生,不光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还彻底将“东亚病夫”的帽子甩入太平洋。
旧中国积贫积弱,闭关国门,对于世界性的比赛,只是屈指可数的几次,而且都是空手而归。看到别国的运动员手捧鲜花,戴着奖牌,神采奕奕地回国时,中国运动员却只能默然神伤地踏上归途。因此,被西方一些种族主义者称为“东亚病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一直十分重视体育事业,毛泽东主席还专门题词:“发展群众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从此,中国人在体育事业上有了新的篇章,人们也越来越热爱运动了。中国多次申请奥运,终于取得了2008年的奥运会举办权。在2008年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以“更快、更高、更强”的拼搏精神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让全世界人民大吃一惊。
中国不光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在军事方面也取得了非凡成就。新中国诞生之初,人民解放军普以步兵为主,海军、空军数量较少,一些技术兵种更少。看看现在,人民解放军已从单一的陆军发展成为多种兵种,既有常备武器,还有原子弹、氢弹等尖端武器装备。
中国人从受人嘲笑的“东亚病夫”变成了震惊全球的“亚洲雄狮”,这是每个中国人的骄傲!衷心祝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昌盛!
(指导老师:潘林玉)
中 国 今 天
武进区戴溪小学五(2) 罗文婷
1949年以前的旧中国,就像一只还未苏醒的雄狮,只能由别的国家来侵略,来掠夺。旧中国遗留下的是贫穷落后、千疮百孔、民不聊生。一些西方人士认为:共产党解决不了自己的经济问题,中国将永远是天下大乱。如今,改革开放后,我们的中国终于从梦中苏醒,到处都能听到这只东方雄狮的吼叫。13亿人民已经实现温饱,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几十年来,中国人民吃尽了苦,饱尽了沧桑,终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现在,中国人民终于探索出一条适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开辟了一条让人民摆脱贫穷、告别落后,让民族走向兴旺、走向繁荣,让国家走上富强的康庄大道。
就从我们的乡间小路说起吧。以前的乡间小路都是泥路。可现在不一样了,到处都是水泥路。三峡大坝建成了,青藏铁路通车了,高速公路纵横交错,机场、港口可谓一派繁忙。中国人民在神州大地上描绘着最新最美的画图,书写着最新最美的文字,创造了前无古人的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为强盛的祖国谱写了一首又一首不朽的诗篇。
我们中国人是从困苦中一步一步走来的,可谓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我们能踏上胜利的桥梁,是离不开科技的发展的,更离不开中国人民的拼搏精神。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驾驶“神舟”5号,成功地飞上了太空,圆了中国人民的千年飞天梦,成了“中国太空第一人”。而15年前,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访问中国时有这样一段开场白:“人类第一位向往飞向月球的是谁?中国古代的一位美丽姑娘。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谁?是一位美国人。那个美丽的中国姑娘就是嫦娥,那位美国人就是我。”这段让中国人深深感到尴尬和苦涩的话,激起了杨利伟的斗志,他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为中华民族争回这口气。经过千挑万选和严格的训练考核,杨利伟光荣地被选中担任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圆满完成了飞天任务,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为中华民族争回了一口气!接着,2005年10月12日,“神舟”6号发射成功!2008年9月25日,“神舟”7号发射成功!这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航天科学事业的历史跨越!世界也从中国的一位位航天英雄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的伟大精神和中国军人的迷人风采。
将来的一切还需要我们去打拼,去创造。我们现在一定要立下志向,学好本领,长大后和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美丽,更富强,更和谐!
(指导老师:潘林玉)
中国人站起来了!
武进区戴溪小学五(2)班 周炅玥
合上《英雄中国》这本书,我感慨万千: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
我们现在是小康社会了,可回头瞧一下20世纪50至70年代,老百姓家要是有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手表这“四大件”,一定是让人羡慕得不得了。那时,与远方亲人联系主要靠写信。现在,电话、手机、电脑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发手机短信和E-mail、网络聊天成为许多人的生活习惯。2007年末,我国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9.12亿,电话普及率达69部/百人;互联网上网人数2.1亿,宽带上网人数1.63亿。
过去,我国数亿人基本的娱乐活动,就是听评书。现在,人们的休闲方式多种多样,逛书店、上网、泡茶馆、看比赛、听演唱会、扭秧歌、做美容,不一而足。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娱乐消费已超出了衣着支出。饮食方面从匮乏、单营养不足,到吃饱,再到吃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生活贫困,食不果腹或粗茶淡饭。
改革开放前——有较大改善,但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还没有解决基本温饱问题。20世纪50年代,全国粮食短缺,实行粮食计划供应,粮票出现了。票证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质短缺的时代。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蔬菜紧缺,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以野菜充饥。改革开放以来——不但吃饱,还追求吃好。20世纪90年代,粮票等票证全面退出历史舞台。如今,物质生活已经极大丰富,食品琳琅满目。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
近60年来,我们在探索中前行。期间,有过激情燃烧的岁月,有过世人赞叹的成就,也有过令人心碎的失误。但,如今,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
(指导老师:潘林玉)
![]() ![]() |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