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图书馆>>读书活动(指标12)>>文章内容
蜗牛壳与萤火虫
五(1) 许翼
放学后,我正要回家,经过四年级门口的花坛时,我无意间瞟了一下,惊奇地发现花坛里散落着许多蜗牛壳。我走过去,拿起其中一个,仔细地看了一下,觉得没有异样,便若无其事地走了过去。回家后写完作业出门时,已经是晚上,门前的花丛间隐隐约约有几处亮光,我知道,那是萤火虫。这种昆虫人人皆知,它们为了表达对生活的欢快,在自己的屁股上挂一盏小灯笼,在炎热的夏夜,自由地在天空中飞舞,在草丛中漫游。
我盯住了一只萤火虫,想看清楚它究竟在干什么。只见它飞飞停停,似乎在寻找什么食物。忽然,它轻轻地落了下来,不偏不歪,正好落到了一只蜗牛的背上。我有些奇怪,蜗牛不知怎么的却不动了。接着又落下来一群萤火虫,它们也像第一只飞来的萤火虫一样,在蜗牛背上停了一会儿后又飞走了,我拿起蜗牛一看,吓了一大跳,蜗牛的肉不见了,只剩下一个蜗牛壳!
看着空空如也的蜗牛壳,我猛然想起学校花坛里的蜗牛壳,这一切奇怪的现象,令我百思不得其解。带着这个问题,我上楼去查了一下资料,原来第一只萤火虫飞来后,找到了它的猎物——蜗牛,它贪婪地打开了自己特有的捕猎工具――两片钩状的颚,虽细如发丝,却非常锋利,它用这个工具轻轻地敲打蜗牛,让蜗牛晕乎乎的,很快就失去了知觉。毫无疑问,萤火虫通过那个颚,把毒汁传到了蜗牛身上。接着,它又叫来了自己的同伴,一起用消化液把蜗牛肉弄成稀肉粥,最后一起来喝这个美味,然后,我们就看见了空的蜗牛壳。
萤火虫虽然外表美丽,但是它的捕食方式却十分恶毒,所以我们不可以以貌取人。
下雨前蜻蜓为什么要低飞?
五(1) 许畅
今天晴空万里,我穿上妈妈刚买的新裙子,准备去朋友家玩。
我边吹口哨,边骑自行车。这时,四五只蜻蜓从我眼前掠过。我回头一看,它们好像在向我显示它们的飞行本领。只不过它们飞得都很低。我还在疑惑,它们却早已飞得无影无踪。
突然,我想起了无意间在一本书上看到的内容:下雨蜻蜓会低飞。我看看天,心想:这么好的天怎么会下雨呢?还是快走吧!
到了朋友家,我才想起今天她去医院看病了。我只好扫兴地骑着自行车回家。“滴答”――一滴雨水落在了我的手上,不好,要下雨了!我赶紧往回骑,大概半途中,一场大雨就从天而降。回到家,我已变成了一只落汤鸡。
此时,我又想起了路上看到的蜻蜓低飞现象,看来书上写的还真有道理。不过,蜻蜓是怎么知道将要下雨的呢?我匆忙找到那本书,按照目录翻到那一页――原来,下雨前气压低,空气湿度大,蜻蜓的翅膀沾上了一些水蒸气,所以它们只能低飞了。此时,我才恍然大悟。
毛毛虫的家
五(1) 顾菲烨
我家门前有棵小树,我天天给它浇水。
一次,我发现了树上有一个洞,我小心翼翼地抠了一下,居然有大拇指这么大。咦,这是谁弄的呢?
正好今天是星期天。我躲在离树很近的草丛里,观察着。突然,我发现树洞里似乎有一个很小的影子在晃动。我仔细一看,哦,原来是条毛毛虫!
回到家,一个个疑问在我脑海里产生了――难道毛毛虫住在那个树洞里吗?如果它住在树洞里,它又吃什么?我决心要查个水落石出。
我又看了几天,毛毛虫确实住在树洞里。太好了,一个问题解决了。我又拿了放大镜,仔细观察它的巢穴:真是不敢让人相信!毛毛虫正在一堆嫩草中懒洋洋地品尝树叶呢!又过了一会儿,毛毛虫爬出来了,它在树上凹凸处慢慢地往下爬。
这回,我的谜团终于全解开了。我想,干脆把这棵树送给毛毛虫吧,免得要租金时它拿不出手,哈哈!
会飞的蜘蛛
五(1) 杨天颖
今天放学后,我因为作业完成得比较快,所以有些无聊,便静静地趴在二楼的窗台上,看着窗外的风景――这是我最喜欢做的事,因为这能让我忘掉许多烦恼。远处,一座座高山矗立着。近处是一块块绿油油的菜地。
忽然,一个灰褐色的小东西闯入了我的视帘。它是什么呢?我仔细一瞧,原来是一只蜘蛛。咦,蜘蛛怎么会在这里安家呢?这么高,它怎么上来的啊?难道它会飞?不可能吧,我长这么大都没听说过有会飞的蜘蛛啊?我疑惑不解。
突然,吹来了一股强劲有力的风,蜘蛛网被吹破了,而蜘蛛也从蜘蛛网上摔了下去。我急忙跑下楼,只见蜘蛛仰面朝天,正在拼命地使自己的身体翻过来。我悄悄地蹲下,静静地观察。过了好久,它才翻了过来,开始向上爬行。没过多久,蜘蛛又摔了下来,但它并不气馁,继续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一次,二次,三次……在第七次时,蜘蛛成功了!它小心又缓慢地在空中织网。开始是缓慢地吐丝,吐一点丝就向前爬一点,慢慢地,它的动作越来越迅速,离二楼的阳台也越来越近。我屏住呼吸,仰着头,静静地看着。一根,二根,三根……每一根都包含着蜘蛛的汗水。过了好久,蜘蛛终于织完了。它慢慢爬向网中心,长久地趴着,恢复着体力。
蜘蛛虽然没有鸟类的翅膀,但它依靠坚韧的意志,同样使自己飞了起来。这一切,怎不令我心悦诚服呢?
富兰克林的实验
五(1)朱心怡
雷电是一种极其宏伟壮观的自然现象,雷电孕育了地球上的生命,促进了地球上的文明,但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力,给人们带来了惨重的灾难。
古时候,人们对雷电缺乏科学的认识,认为雷电的发生是雷神向地球投掷大锤引起的,是雷神发怒时发的火箭……直到18世纪的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实验,才得以证明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
富兰克林曾将一只风筝放到天空中,风筝的线头上系了一把铜钥匙。当时,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风筝线被雨淋湿后成了导电体,线上带着的纤维竖了起来,这是雷电的信号。这时,富兰克林用手指靠近铜钥匙,“啪”的一声,出现了一道蓝色的火花,他的手臂一阵发麻。他兴奋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
富兰克林的实验震惊了世界。根据雷电的原理,他还发明了避雷针,为人们做了贡献。
|
|
-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