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与新课标的结合
通过将近半年的实习经验与新课标中的相关理论联系,我认为在实际教学中应运用新思想、新观念,并在教学中不断完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学习。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学生如带着深厚的兴趣学习,便会变得积极主动、心情愉快,注意力集中,观察敏锐,想象丰富,从而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教学中可通过以下几种教学方式: (1)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把兴趣作为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的出发点,每学习一个新内容,都力求找出学生容易感兴趣的地方,利用直接导入、实验导入、体育游戏导入、问题导入和故事导入等具体形式,并伴之以风趣精彩的课堂语言、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2)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更是成功之母。成功的体验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欣赏和肯定的目光对待学生 (3)利用竞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竞赛方式要使各类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不然会使一部分弱势学生常因失败而丧失信心。比如进行男女生对抗赛、“强强”对抗赛 ,“弱中”追逐和“中强”追逐等竞赛性质的方法,都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育是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在实际的教学中应注意: (1)角色转变,变“主宰”为“主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正如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的名言所说:“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以往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亦步亦趋的教学模式,采用:实践—思考—创造—学习的教学模式。 (2)面向全体,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提高。不同的学生应使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应该说实际上不存在所谓“差生”,存在的只是单一、呆板、一刀切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学生的差异不仅指学生成绩的优劣,还包括心理特点、生理特点、兴趣爱好等各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 3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学习评价。 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育评价的意义在于实现“更好”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我采取的评价方式包括: (1)全面评价:改变以往教学中主要以教师从外部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考核的形式,从不同的学习领域制定相应的评价表,从各方面全面的评价学生。 (2)过程评价方式:开学初对学生进行某些方面能力的测试,了解学生的起点,到学期末再进行一次测试,比较学生相对进步幅度的大小。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充分的发展,得到新的提高。 (3)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