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3 汪 俊
“时尚”网络语言,有害无益
随着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我们家里都增添了电脑,于是,我们与网络亲密接触。因为追求时尚,我们的网络语言也更“酷”了。
如网络上曾出现我们的同龄人写的作文片断:“……在外太空我终于看见了这个走召弓虽的SP,一见到偶他居然使出了久已失传的KHBD,偶狂晕,kao,外星人也用这种X3L的招数,晕死了……”看了都晕!我个人认为,这样的“时尚”网络语言有害无益。
现在的网络上,“小朋友”一词被叫做“小盆友”,“小盆友”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小盆子的朋友”或“在小盆子里的朋友”?在词典上,“小朋友”意思是“儿童,亦指年少的友人。”“小盆友”和“小朋友”字面意思岂不是相差太大了吗?
在成语的使用过程中,“默默无蚊(闻)”、“乐在骑(其)中”、“随心所浴(欲)”等成语在广告中比比皆是,但它有广告效应。可是网络上的呢?比如:成语“泪流满面”变成了“内牛满面”。那么,“内牛满面”是什么意思?“内部的牛满脸都是”吗?可这能解释得通吗?
网络语言还有很多,像“虾米(什么)”、“介系(这是)”、“我(偶)”、“稀饭(喜欢)”、“果酱(过奖)”、“酱紫(这样子)”……一串接一串的网络语言令人头昏脑涨,根本没有什么具体意思。
虽然我们在上网时,使用这些网络语言会感到十分有趣,但我还是要呼吁:不要被网络语言忽悠!同学们,你有没有发现我们作业本上的错别字大大增加了?这都是“时尚”网络语言惹的祸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