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绿色学校>>绿色成果>>论文案例
小学美术教育与环境教育
发布时间:2010-10-0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吴宏伟

小学美术教育与环境教育

 

武进区戴溪小学  时珍

 

在当前全球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情况下,作为教育工作者,都要有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美术是人类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它的产生、发展同样离不开自然环境。美术作品的构思与创作都离不开大自然,大自然无限的美给美术创作活动提供了无尽的灵感与素材。然而工业现代化的到来,在给人们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也给大自然与人类带来的种种危机。为此,增强公民的环境意识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话题。小学美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小学美术教育中去,是美术教育工作者必须注意的课题。我充分利用美术教学的优势,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一、从理性认识上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教育

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物质环境,作为以大自然为主要创作源泉的美术,时刻离不开自然环境。

人类离不开自然,人的成长一直受到自然的哺育,大自然是美术取之不尽的源泉,它以丰富的色彩、形状、声音等无限多样性及和谐统一性,向人类展示着它的美,同时它也是最易为学生接受并从中获益的审美对象。为此,我经常在美术教学中向学生宣传人与自然、美术与自然的关系,让学生从理性认识提高美化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学生们通过对大自然的认识,感受到是大自然以其特有的美陶冶着人的情感。当你面对那辽阔的原野,巍峨的山岳,奔腾的江河,浩瀚的海洋,你定会为此心潮澎湃,激情四溢,你会不自觉地将自己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此时,你胸中的强烈欲望也会应运而生,那就是极力想表现大自然的千姿百态,让大自然在你的笔下重现乃至升华。

通过我的传授,学生们认识到大自然赋与人类的审美情感是纯朴的、高雅,它的美取之不尽,人们也只能通过有限的表现手法来塑造自己意像中的自然美。几千年的美术发展史给我们留下来的,也仅是壮美自然的一小部分,我们将继续沉浸于对大自然的美的热爱与描述之中。

当然小学生对大自然的美的感受和理解不是自然产生的,它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与培养。通过对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直接从感官上刺激学生的审美情感,帮助学生认识与理解自然美,从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东西方众多的美术作品当中,不乏许多优秀的山水风景画。这是画家们对自然美的深刻认识与把握的情感升华。学生对这些艺术作品的欣赏与理解,是需要指导与启发的。只有通过正确的引导与教育,他们才会懂得如何欣赏人文艺术之美,从而加深对自然美的认识与把握。在他们欣赏和感受美的同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向他们灌输环境教育方面的知识,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环境道德观。当然,还要教育学生一切对大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行为是人类对自然的犯罪,是倒行逆施的行为,这是我们永远记取的教训。

二、从感性认识上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教育

小学美术课程所涉及的美术教育形式较广,其融绘画、设计、工艺制作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无论哪一种美术教育形式,都有着大自然的密切联系。比如中国画中的山水、花鸟画,它们与大自然之间的联系更是直接明显。

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更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和发展性上。通过对学生的美术理论与技能的教育,让学生独立思考,提高他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与理解能力。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主动参与美术作品的练习与创作,能较好培养其认识美与创造美的能力。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能使学生对自然美感悟更深、更透。因此,这是培养与增强学生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的有效途径之一。

如,室外写生课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生动性、自由性、实践性的特点。有效地进行室外美术写生教学,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环境素质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写生时,学生们眼前的一景一物,都有其直观的美。学生对这种生态情景具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直接看到自然环境,向学生进行环境意识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如《画枝叶》、《画盆栽》等。又如,可启发学生去发现日常生活中废弃物的美,这些废弃物是生活中的垃圾,虽与环保格格不入,但却是现代人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从美术教育角度看,是可做些变废为宝的环保工作的。如旧挂历纸、瓶子、绳子、易拉罐、布碎、毛线等,通过艺术构思和加工制作,可把废弃物变成独特的工艺品,装饰美化生活,可让学生通过实践懂得不同材料的加工手段和技能,激发创造性思维。如新教材中的《点点画》、《剪贴画》等课就可以利用常见的废旧挂历纸、彩色的广告招贴纸或碎破布,通过艺术构思,起稿、剪贴,使这些色彩丰富、材质肌理独特的材料按自己的构思加工成艺术品,装饰家居、课室,增强环境意识使保护环境的教育延伸到家庭、社区。

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空间,热爱大自然就是热爱人类自己。纯净的大自然,是陶冶人们心灵的清泉。通过各种形式的美术教学,向学生进行环境的传输教育既有其必要性也有其可行性。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环境保护的好坏将取决于他们的环保意识及其相关能力。从小树立环境意识,对于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感;对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对保护人民群众健康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美术教学的魅力是无限的,我们应当在美术教学中自觉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给他们一块能任其自由地翱翔的纯净天地,使其人格趋向真诚、善良、美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戴溪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戴溪云溪路168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