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下留个影(六品下册)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埃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认识尼罗河,理解它对埃及的重要意义。通过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建造历史及传说,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
2、知道古埃及人在农业、文字、医学、数学和历法等方面所创造的灿烂文明,理解人们的生产、生活与其地理环境紧密相关。
3、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多途径获得信息,处理整合信息的能力,以及质疑、探究的能力。
4、激发学生了解、认识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形成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态度,感受古埃及人民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
二、教学准备:
1、世界地图、非洲气候分布简图、埃及风光图片、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图片。
2、李小佳的卡通图片和她的录音。
3、录像带。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埃及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进一步熟悉世界大洲和大洋的分布。
2、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运用已有知识作出判断、推理的能力,以及质疑探究的能力。
3、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认识世界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
同学们,前不久我们刚从语文书上初步了解了埃及。那你们对埃及的
认识首先是从什么开始的?(让大家自由谈)
1、出示世界地图,请同学从地图上找到埃及。
2、说出埃及的地理位置。(位于非洲东北部,小部分领土位于亚洲西南角。它北临地中海,东濒红海。)
3、说说埃及位置的特殊性。
二、帮助李小佳确立旅行方案。
1、谈话:李小佳的爸爸在埃及工作,她想到埃及去看看爸爸,但又不知要做哪些准备工作,想请我们帮个忙。
2、小组讨论,确立方案。(要根据埃及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等情况来确立方案)
3、教师帮助整理建议、列出方案。
三、了解旅行线路。
1、小佳一切准备就绪,机票也订好了。可由于中国还没有直达埃及的航班,所以准备取道香港转机再往埃及。
(多媒体)现在地图上有两架飞机都前往埃及,一架乘坐的是从欧洲转道而来的中国贸易考察团,一架是李小佳乘坐的航班。李小佳的父亲要去接机,那么他要接的是哪一架呢?两架飞机正在飞越什么海域上空?
2、空间位置的拓展训练:除了乘坐飞机到埃及外,李小佳还可以怎样去埃及?经过哪里?(小组讨论)
3、在地图上指出路线:(水路)太平洋、印度洋。
四、小组拼图,巩固新知。
1、刚才通过小组学习,我们都弄清楚了埃及的地理环境,那现在我们进行一个拼图游戏,看哪一组能用橡皮泥制作一张埃及轮廓模型。
2、在非洲政区轮廓图中适当的位置填出埃及所濒临的海洋名称。
五、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1、 李小佳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终于来到了非洲埃及,见到了她的爸爸。在那儿她爸爸带她去游玩了哪些地方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2、收集埃及的资料、图片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尼罗河,知道它的走向、注入的海洋,理解它对埃及的重要意
义;通过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建造历史及传说,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
2、进一步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得信息,处理、整合信息的能力。
3、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态
度。通过埃及人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差异的学习,感受到劳动人民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同时正确引导学生认识生与死。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发兴趣。
1、同学们可知道埃及最吸引世界各地游人的除了金字塔,还有什么?
(尼罗河和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
2、是的,我们中国有孕育了中华文明的黄河和长江,而埃及则有尼罗河。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著名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馈赠的厚礼。”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们看看书中的一段话。
(没有了尼罗河,埃及沙漠面积就更大了。)
二、借助资料,走近并感知尼罗河
1、师生感情朗读课文中的诗句:尼罗河――埃及的母亲河―――――
2、这样一条与埃及人民息息相关的河流究竟是怎样的一条河流呢?学生借助资料认识尼罗河。
3、交流尼罗河的概况及作用。
4、放映录像,感知尼罗河。
三、走近金字塔,认识金字塔。
1、李小佳在埃及旅游时,对金字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她有一些弄不明白的地方,你们能帮帮她吗?
(1)建造金字塔的巨石是如何被搬运过来的?
(2)古埃及法老为什么要建造金字塔?“法老”是什么人?
2、请同学们阅读“是谁搬运来建筑金字塔的巨石”这一页的内容,再结合语文书上的介绍,和同座议一议,看能否回答小佳的问题。
3、交流,也可补充课外资料。
4、金字塔的传说与来历。
(1)为什么人们称它们为金字塔?看课文介绍。
(2)我们还了解哪些关于金字塔的传说?
总结:我们中国人之所以称这种坟墓为金字塔,是因为它的外形很像汉字中的“今”字。
(3)有谁知道金字塔里有什么?
(展示木乃伊的资料,并读文中介绍。)
(4)木乃伊的产生令人惊奇,它的制作方法更让人叫绝。那埃及人是怎么制作木乃伊的?又为什么要制作木乃伊呢?
5、小组讨论或展开辩论:
(1)你们相信“木乃伊”会让人重生吗?
(2)人死亡后还会有灵魂吗?
五、介绍狮身人面像。
1、出示“狮身人面像”的图。
2、观察它有什么特点,并小组交流。
3、阅读课文“狮身人面像”的传说。
组织讨论: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为什么被称为建筑史上的奇迹?
六、作业:(1)继续收集有关埃及的资料。
(2)借笔抒怀,赞美埃及的尼罗河、金字塔等。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古埃及人在农业、文字、医学、数学和历法等方面所创造的灿烂文明。
2、进一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有关资料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等活动,积极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创造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总结内容,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介绍了埃及的母亲河――尼罗河,及埃及著名的建筑奇迹――金字塔、狮身人面像,今天我们将继续来介绍埃及在农业、文字、医学、数学和历法等方面为后人留下了哪些灿烂的文明。
二、分组学习、介绍古埃及。
1、课文主要给大家介绍了这几方面的内容:农业、文字、医学、数学和历法。现在我们将根据你的兴趣以及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组学习。
学习活动要求:
(1)阅读书上的相关资料。
(2)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3)讨论后,形成某一方面的资料集。
2、分组交流、评比:看哪个组介绍得详细、有条理。
3、教师补充资料:
农业:古埃及人将谷物的耕作分为八个步骤:(1)用木制的斧头来犁地。(2)用手来播种。(3)用镰刀来收割成熟的庄稼。(4)捆扎谷物。(5)打谷子,然后用驴腹来碾磨。(6)妇女们用木杈将重量较轻的谷壳和稻草从谷粒中扫除。(7)用筛子(由芦苇和棕榈叶制成)来滤出较长的谷壳和杂草。(8)最后,埃及人把收割的谷物储藏起来直到被食用为止。
文字:人们以提到字母,自然会想起腓尼基字母,追本溯源,埃及象形文字乃是创造腓尼基字母的必要前提。应该说,字母表原理的发明,是古埃及人的一大贡献,是他们最早看出用单独符号表示人类语音的价值。可以肯定,在人类早期文字的形成过程中,古埃及文字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三、课外拓展,深入了解。
1、古埃及还有许多灿烂的文明,谁还有其他的介绍?
2、学生补充知识内容。
四、看录像,全面回顾所学知识。
播放介绍埃及的录像,帮助学生回顾并巩固所学知识。
五、争做合格小导游。
通过学习和看录像,相信同学们对埃及已经有 了比较全面的了解,现在我国有一个旅游团将到埃及观光,想在我们中间选择一个导游,谁能有幸被选中呢?我们先来试着介绍一下,看谁能胜任。当然,你还要用上你的课外积累,尽量让游客听得明白,玩得痛快。
六、总结
用文胡锦涛总书记的话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