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6课 亮眼睛(一)
教学内容:
儿童对眼睛很熟悉,但平时并没有很积极、有意地去观察和了解。本课让学生接触眼睛,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然,研究自然。穿插一些知识,让学生懂得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动物对人类的重要性,告诉孩子们如何友善地对待动物,关心它们的生存和发展。这样的活动,体现了美术和生活、自然的渗透关系。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体验眼睛对人的重要性。
3、学会表现不同年龄、性别人的眼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眼睛形状、颜色、特征和神态刻画。
2、难点:不同特点的眼睛画法以及启发学生思维,联想添画。
教学准备:
1、师:镜子,眼部结构模型,不同眼睛范画,诗歌作品。
2、生:记号笔,彩色水笔,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了解
1、观察不同的眼睛的图片,了解不同年龄、不同种族、不同表情,每个人的眼睛都各有不同。 2、利用小镜子观察自己的眼睛,并说一说你看到的眼睛的样子。画眼睛:表扬同学们观察仔细,引导学生用单线条表现自己的眼睛。
3、师“了解了眼睛的外貌后,老师要问一问你对眼睛的结构又知道多少呢?
4、了解眼睛的结构:
眼睛上方有一条由许多毛组成的眉,它是用来保护眼睛的,眼睛有上眼睑和下眼睑,上眼睑可以上下开合,里面包着眼球,眼睑上面有睫毛,用来遮挡风沙,在白眼球中间有深棕色的瞳孔,瞳孔使我们看见周围的东西。
5、为什么眼睛是亮的呢?
6、着重讲解一个特殊的结构,眼球一个晶体,它有一个特性,可以反射周围的影象。
二、游戏与体验
1、为了使同学们有更深的了解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2、游戏——《我的眼睛里有个你》,教师讲解游戏要求。
3、配合游戏,观察亮眼睛反射影象的现象。
三、欣赏与感受
1、欣赏画家马格里特的著名作品《错误的镜子》。
2、让学生畅谈观画感受,体会画家的表现意图。
3、教师做简单的介绍:《错误的镜子》是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里特的代表作,是画家在对天空遐想是获得的灵感,仰望天空时,投射在视网膜上的白云和蓝天被画家认为是自然的幻影,是一幅画。
四、想象与表现
1、看画家的眼睛多亮啊!让我们也来试试,把看到的或想到的世界映在我们的眼睛里。
2、老师先来试一试。教师现场示范。
3、你知道老师最想看到什么吗?——同学们开心的笑脸。
4、你的眼睛里最想看到什么呢?让我们跟着音乐,轻轻地闭上眼睛
想一想,是海上的日出是慈祥的妈妈、是可爱的动物、还是美丽的四季……
5、你想好了吗?睁开眼睛把你想看到的说给大家听听吧!
6、学生进行创作。
五、展示与启发
展示学生的作品,尝试介绍自己的作品。
教师总结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