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小队(一数下册)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8—59页。
教学目标
1.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感受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解决。
2.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3.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积累数学学习的情感。
4.教育学生主动种绿、养绿、护绿,收集废弃物,积极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引入:春蕾小学的少先队员在双休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他们还给这次活动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假日小队”。(板书课题:假日小队)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参加春蕾小学假日小队的活动吧!
二、走进情境,提出并解决问题
1.谈话:春蕾小学的假日小队究竟开展了哪些活动呢?同学们翻开课本第58页看一看、说一说,好吗?
学生看图后发现:有表演节目、给小树苗浇水、拍照……
2.走进表演节目情境。(贴出表演节目的图片)
提问:(1)图画上的小朋友在表演什么节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从图上找一找,唱歌的和伴奏的各有多少人? (唱歌的有15人,伴奏的有3人。)
(3)你们能算出唱歌的比伴奏的多多少人吗?
学生列式,教师板演,共同评议。
(4)根据这幅图我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唱歌的和伴奏的一共有多少人?怎样列式?
学生列式计算,教师板演,共同评议。
引导:你们想不想了解更多有关表演节目的情况 呢?就让我们看书上小明与主持人是怎样对话的。 (让学生分角色读出对话)
提问:应该怎样算一共有多少个节目呢?为什么?
3.走进给小树苗浇水和收集废电池的情境。
过渡:小朋友表演的节目非常精彩,校园也很美丽。你知道校园为什么会这样美丽?
引导学生议论。
教师可以进一步启发: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提问:关于浇树活动,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呢?怎样解决呢?
小组讨论后,独立列式计算。
提问:三个环保小卫士收集了许多废电池,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把算式写下来。
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式解答,小组评议。
3.走进拍照的情境。
提问:
(1)图画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照相的小朋友说了什么?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3)要知道剩下的胶卷够不够,必须知道什么? (必须知道剩下的胶卷有多少张。)
(4)从图上找一找,一卷胶卷有多少张呢?(胶卷的包装盒上写明一卷胶卷有36张。)
(5)剩下的胶卷每人照一张,够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可能有两种想法:
①36—29=7,因为只剩下7张胶卷,还有9个小 朋友没有照,所以不够。
②29+9=38,因为一共有38人要照相,一卷胶卷 只有36张,所以不够。
小结:假日小队的活动真是有趣极了。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谈话:我们班也有快乐的小队活动,你能解决下面的哪些问题呢?(投影出示)
2.学生分组学习,提出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并列式计算。比一比哪个小组提的问题多,并且解答正确,评出优胜小组。
四、课内总结,课外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