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分段整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分段整理数据进行统计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感受分段整理数据的必要性。
2、在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体验画正字法整理数据的优越性。会根据实际情况,用画正字法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初步学习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3、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思想,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
4、通过调查、总结、反馈以后,使学生惊奇地发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在制造着污染,破坏环境,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统计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浅薄所造成的损失与危害。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分段整理数据进行。
教学难点:整理数据,根据统计结果分析、说明或解决一些问题。
对策: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段整理数据,完成统计表并进行简单分析。
教学准备:光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今天同学们都穿了校服,真漂亮,感觉也很整齐。现在学校想为同学购置新校服。那么我们在换新校报之前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测量身高)
2、如果身高120—
走到学生身边问:你身高多少,适合穿什么号的?再走到其他学生身边问:你呢?这么问,老师记不清楚。各种规格的校服究竟要购置几套,现在有什么办法又快又准确?(举手或起立统计)。
出示并完成统计表。
二、主动探索,深入研究。
1、如果现在没有学生,不能想这样进行统计,可还有其他班级没统计好,你还有什么好办法?(独立思考,集体交流)
2、出示身高记录单。看着记录单,你能用喜欢的方法进行统计吗?(小组合作)
3、介绍学生统计的方法。
(1)逐一进行划“正”字统计。
身高(cm) |
人 数 |
120~129 |
|
130~139 |
|
140~149 |
|
(2)直接用符号在数据上进行标注统计的方法来进行整理数据。
4、在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为什么呢?今后,同学们在统计数据的时候就可以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进行整理。
5、我们把刚才的记录单进行整理,制成统计表。
月 日
身高(cm) |
合 计 |
120~129 |
130~139 |
140~159 |
人 数 |
|
|
|
|
6、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同学身高情况统计表,通过这张表格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7、回顾交流“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与感受。
(1)师:大家现在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整理出大、中、小号的校服各有多少套的?可以小组讨论一下。
(2)小结:其实像这样把身高数据进行分段整理,有助于我们快速而准确的整理数据,从而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相应的问题。我们今天学习的就是数据的分段整理)(板书:数据的分段的整理)
(3) 师:你能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也用到了“数据的分段整理”。(学生举例)
三、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1、谈话:刚才我们利用解决了定做校服的实际问题,统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运用普遍,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例子。
2、师:老师通过平时的观察发现,我们的同学都喜欢踢毽子,上次老师还专门对我们班上的女同学进生了1分钟踢毽子检测,下面是检测的成绩记录:
你能根据上面的数据填写下面的统计表吗?
年 月
成绩 (个) |
合 计 |
10~19 |
20~29 |
30~39 |
40~49 |
50~59 |
人 数 |
|
|
|
|
|
|
(1)让学生自己完成统计表。
(2)交流分段统计的结果。
(3)提问:这道题把数据分成了几段?看了统计的结果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3、师:同学们喜欢踢毽子说明同学们都想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可是,人身体素质的了好坏很多时候还跟我们周围的环境有关系,特别是跟我们日常的空气质量有关系,空气质量到底会对人类产生哪些影响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吗?
完成“想想做做”第2、3题。
追问:看了这些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想呢?
四、 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延伸发展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统计,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段整理,再进行统计分析,是我们解决问题当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课后,也希望同学们能注意收集生活当中的有关信息,自觉运用统计方法来解决问题。今天课后,老师还给同学们留了一个作业,为了进一步保护我们这个城市的空气质量,使我们常州的空气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请你根据我们刚才完成的统计表(出示常州市空气质量统计表),对那些向空气排放浓烟的工厂写一份建议书,题目就是:我想对你们的大“烟囱”说……大家能不能完成啊?
六、布置作业。
补充练习
板书设计:
统计
(分段)整理数据
画“正”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