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2)
教学内容:第七册书第50、51页
教学目标:
1、利用具体的情境,进一步理解间隔排列的规律,并探索相应的解决方法
2、在探索的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
3、通过植树方案的讨论活动,了解植树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从小要多植树、爱护树木、保护地球家园的意识。
教学重点:用计算的方法解决这类规律
教学准备: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昨天的课上我们认识了“找规律”,谁来说说具体的是怎样的规律?
排成一线和围成一圈的,有什么不同?
二、以生为例,认识规律:
1、请一列学生起立,估计一下,第一个同学和第二个同学之间大约相隔多少?
那这列同学一共有多长?
随学生回答,板书:6个同学 5米
问:为什么会只有5米的呢?
(可能一:数一数。
可能二:以最后一生为例,每个学生前面都有一个间隔,但最前一个同学前面没有间隔,所以少了1,只有5米
……)
2、画一画:为了说得更清楚,我们可以把每位学生想成是一个点,学生和学生之间的间隔想成是段:•——•——•——•——•——•
在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前面的“•”都和“——”对应,但最后的一个“•”没有“——”对应,所以“——”就少了一个
3、比一比:
昨天的找规律是两样物体的间隔,今天的却只有1个物体,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
4、如果还是像这样地排,要排成的队伍是
(需要11个同学。把同学看成点,点比段多1)
5、是不是同学数都会比间隔数多1呢?我们知道,这教室的宽是
(需要5个。)
画出该情况的示意图:——•——•——•——•——•——
6、比较两张图,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与相同的地方?
(只要是排在外面的,不管是点还是段,都会多1……)
指出:所以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考虑清楚具体的情况
三、学习例题:
1、看图,读信息。
分别算一算:(1)林荫道长多少米?
(2)兔子做操的队伍长多少米?
互相说说你是怎么算的?怎么想的?
2、试一试
(1)如果有10只兔子像这样排成一排做操,兔子的队伍长多少米?
(2)从林荫道的一端到另一端每隔2米放一盆花,一共要放多少盆花?
(第2题容易出错,要多花点时间交流。)
四、完成想想做做
1、一条走廊长
重点比较:走廊的两端放花和不放花一样吗?
学生思考后,全班交流
2、谈话:你们知道植树造林有哪些好处吗?
林庄小学的同学们也和你们一样,知道保护我们的环境,他们准备在长
猜想:边长20米即周长80米,一个一线的80米,一个是一圈的80米,同样的80米,同样的间隔,最后植树的棵数一样多吗?
讨论一个植树方案,说说应该包括哪些方面?
在数学方面,其中哪个信息是最重要的?
讨论合适的间距。(比如:1米太挤了。3米的话,计算有余数,不方便。可以选择2米、4米、5米都比较的合适。)
分组选择某一间隔,算一算两种形状各需要种多少棵树?
交流:比如说间隔2米
(1)80÷2=40(棵),40+1=41(棵)
(2)20÷2=10(棵),11×4-4=40(棵)
通过画图,理解为什么要“-4”?
比较两种结果,一样吗?你发现了什么?
五、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