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记叙的金华双龙洞的奇异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的山河的思想感情。
2.了解过渡句在课文中的作用,了解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按照游览顺序生动具体地描述景物的写作方法。
2.结合课文特点,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的前三节向我们介绍了作者游览的时间、目的地以及一路上的见闻,那盘曲而上的盘山公路,那令人眼前一片明艳的山路景色,那时时变换调子的溪流声……是多么迷人啊!那么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这些地方又各有什么特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总体感知。
1.初读课文,理清条理:
(1)请大家读读课文4--8自然段,看看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
(2)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了解。
(3)交流,教师适机板书:外洞孔隙 内洞
2.再读课文,归纳特点
(1)同学们再读读这几段,看看外洞、孔隙和内洞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学生阅读理解,教师巡视了解。
(3)交流。
3.那么,你对哪个地方最感兴趣呢?去细细地读文章,喜欢哪个地放就读哪个部分,看看你从文章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这些特点,然后把你的体会告诉大家。通过你的理解,通过你的表达,把别人都吸引过来,好吗?我们这样去读:这个地方有什么特点?你是从文章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这些特点的?找到后就按平时读书的方法做上记号。
三、精读课文,自读自悟。
1.生阅读,做批注,教师巡视辅导,并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
2.课堂讨论。
3.交流评议。
4.读写结合,突破难点
5.分层朗读,领会写法。
6.学法小结。
7.指名介绍内洞特点。
8.总结学法。
四、读写指导。
1.设疑质疑。
(1)游了洞双龙洞,再回过头看看,写得最详细的是哪个地方?
(2)作者的游览顺序是怎样的呢?
(3)今后我们应该怎样来写参观游记呢?除了写作顺序之外,要想吸引读者,打动读者的心,还应该抓住什么去写?
2.结写作方法:学到这里,我们得到两点启示:第一、写参观游记要按参观游览的顺序写;第二、要把看到的事物特点写清楚。
五、赏读课文,体会感情
1.过渡谈话: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你喜欢哪里就读哪里,看看怎样才能读出文章的感情来。
2.自由读、指名读、学生评议。
板书设计:
4.记金华的双龙洞
入山 山色水声
洞口 宽
外洞 大
孔隙 窄 矮 险
内洞 黑 奇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