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教学目标:
1.能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深入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包含的情感。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这“绿色的课本”里究竟隐藏着多少神奇的秘密?
二、学习第二段。
1. 默读课文,找找诗中希望我们如何去打开大自然的课本。
2. 引导学生体会:“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请听一听”、“攀登吧”、“前进吧”等词中所饱含的深情。(练读)
3. 联系自己的经历谈谈自己曾呼吸、发现、描绘、倾听等接触大自然的事例与感受。如:挺拔的翠竹,苍劲的松柏,果园、沃野, 孩子们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心情怎样?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语调来读?(以欢快的语调,读出喜悦之情。)走进大自然,鸣禽、野花要和我们联欢,他们会对我们说些什么呢?高山与大海要我们攀登和前进,去饱览风光,显示胸襟是什么意思?(要用轻快的语调,读出大自然的热情友好。)
4.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希望孩子们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感情)
三、 体会开头与结尾反复的作用。
1.读第三段,说说这一段的意思。
2.再读第一段,谈谈与第三段的不同。(体会读法的不同。第一段是热情的召唤,第三段是意味深长的希望和鼓励。)
四、体会写作特点
1.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运用了反复、押韵等写作方法以及拟人手法。 )
2.找出诗中运用相关修辞手法的句子读一读,谈谈感受。如:联欢、相聚、青山说、绿水说。找出运用反复和押韵等方法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其特点。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指导学生逐段练读,读出感情。
2.引导当堂背诵。
六、作业: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发现 翠竹、松柏
描绘 果园、沃野
与 鸣禽野花联欢 青山绿水相聚
启迪: 热爱、探索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