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的秋天》(三语上册)
发布时间:2010-10-0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黄炜

北大荒的秋天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俗话说,一叶落而知秋。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齐读课题)

过渡:秋天是成熟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北大荒的秋天是不是这样?我们来读读课文

二、教学2-4自然段

自由读2-4自然段,这篇课文写得非常美,把你认为最美的一段读给大家听,美要大家一起来分享。

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这一段讲了北大荒的什么景色?(天空、流云)

2 (显示天空图片)北大荒的天空怎么样?

一碧如洗:蓝天仿佛被冲洗过一样,非常亮丽。

3 北大荒的天空一碧如洗,很美,到了傍晚,绮丽的晚霞更令人陶醉。

  西边的天上会有什么?读————(显示)

  这些流云是怎样变化的?读————(显示)(欣赏流云图片)

“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色彩真多呀!你能用学过的成语来形容它吗?(五彩斑斓、五颜六色等)

4   文中把多彩的流云比作什么?

5、如果你就是美丽的仙女,在天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心情会是怎样的?试着读出自己的感受。

学习第三自然段

1、你觉得这段美在哪里? 2、小河给你什么印象?(显示小河图片)

清澈见底:清而透明,能看见河底。

3、出示: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怀抱里。

作者把小河比作什么?为什么把“小河”比作“一条透明的蓝绸子”。你能用“因为……所以……”来回答吗?

4、假如你是一条小鱼,在这清澈见底的小河里,会做什么?心情怎么样?(讨论后回答)

学习第四自然段

1、放眼望去,北大荒的原野上怎么样?

热闹非凡:十分热闹,热闹得超过一般。

2、从哪里看出原野热闹非凡的?带着问题默读第四自然段

3、指名读大豆会笑吗?高粱会演唱吗?这句话把“大豆”和“高粱”当作人来写了,这样写更能表现出原野的热闹。指导读“哗啦啦的笑声”、“乐呵呵地演唱”,读出农民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4  你们瞧,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的叶子全都红了,红得怎样?读————(显示)

指导朗读,读出原野的热闹和人民兴奋的心情。

学习第五自然段

1、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北大荒的秋天有什么收获呢?速读课文。

2、(显示)“大豆摇铃千里金”,这句话就描写出北大荒丰收的景象,告诉我们北大荒的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

3、引读:你瞧,这里的(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

4、宝物图片欣赏

 

5、小结:北大荒的秋天不仅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富,让我们看了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显示:啊,北大荒的饿秋天真美呀!)

 

指导朗读,用赞美的语气读。

三、总结全文

1、课文学完了,你们觉得北大荒的秋天美吗?你能说说它美在哪儿?

2、引导学生理解劳动创造了北大荒的美。

 

板书设计:

天空     一碧如洗

北大荒的秋天               小河     清澈见底         

                                   原野     热闹非凡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戴溪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戴溪云溪路168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