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溪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发布时间:2010-10-0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许建生

武进区戴溪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继续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工作,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深化综合实践课程的内在品质;以理论学习为先导,案例研究为切入点,全体教师就综合实践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积极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形成我校的特色。

二、具体工作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

本学期我校将继续以理论学习为先导,以案例研究为切入点,与教师一起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研讨、交流并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实验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使教师转变观念,提高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同时在培训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和能力。

1.不断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尤其注重对有效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理论的学习。

2.继续引导教师认真研读《来自课改实践的报告——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专家点评》,增强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的理解和领悟,从而更加科学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

(二)加强课程管理,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1.认真制定计划,落实活动内容。我校在反思上学期工作的基础上制定好本学期课程实施计划,同时要求有关教师根据学校计划制订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在活动内容安排上将综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学校的人文环境、本地的社区资源,并与班队活动学科课程有机整合。本学期将重点研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自由的人格,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认真组织指导好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教师的有效指导将直接影响到活动目标的达成。为此,我校这学期将十分关注活动中师生的角色定位,在活动中注意处理好学生主动参与和教师的有效指导间的关系,并注意解决好活动各个实施阶段中的一些具体问题:选择和确定主题、制定活动计划阶段——强调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出发;活动展开阶段——强调全体学生亲力亲为;汇报交流阶段——强调全员参与、充分交流;活动总结阶段——强调有效反思、合理评价。

3.积极开发和积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一是用好《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材料,把它作为课题生成的资源之一、活动过程的资源之一;二是用好《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示例》,把它作为案例学习的材料之一,学习如何组织和指导好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三是充分利用学校的人文资源、周边的社区资源和自然资源逐步形成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特色。

4.认真及时积累有关资料。学校要求每位活动主导教师要重视资料的积累和整理工作。一方面是实施方案、活动设计、活动案例、专题总结、活动反思和活动成果等材料;另一方面是学生活动方案、行动、反思等。

(三)加强研究和交流,深化认识,提高实践能力。

我校将继续组织好校级理论研讨和活动观摩交流活动。本学期我校将围绕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每月安排一次集中研讨,并对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有效指导进行专题研究;继续征集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并进行评比;组织好各类综合实践活动竞赛。

(四)活动评价

1.学生的评价

1)评价原则:应当重视学习过程、重知识技能的应用、重亲身参与探索、重全员参与。评价与指导相结合,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评价要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学生、家长、专家;也可以是个人或集体。

3)评价内容:学生的态度、学生的体验、方法和能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

4)评价方法:激励性评价为主、管理性评价为辅;过程性评价为主、结果性评价为辅;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和对口头报告评价相结合;定型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2.教师的评价

1)评价内容:教学准备、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环境、学习方式、评价方法等。

2)评价方法:整体评价与分段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文件分析、实地考察、课堂观察、问卷、访谈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必将彻底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落实素质教育,培养新时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三、组织机构

课题组组长:戴  鸿  吴宏伟

课题副组长:许 

年级负责人

三年级组:黄琴芬

四年级组:毛红英

五年级组:潘林玉

六年级组:黄赛燕

四、重点活动安排

时 间

            

二月

1.中心组会议,制定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2.理论培训,邀请综合实践活动专家莅临指导。

三月

1. 综合实践活动课观摩和研讨。(黄琴芬)

2. 综合实践活动课观摩和研讨。(毛红英)

四月

研究成果交流评比活动(许洁)

五月

1. 综合实践活动课观摩和专题研讨。(潘林玉、黄赛燕)

2. 交流各年级活动开展情况。

六月

1.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论文评比。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落实情况调研。

 

武进区戴溪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

20092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戴溪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戴溪云溪路168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