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绿色学校>>绿色知识>>生活类
环保知识讲座——我们身边的“白色魔鬼”!
发布时间:2010-10-0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黄明洁

环保知识讲座——我们身边的“白色魔鬼”!

 

    “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新型名词。“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发泡塑料饭盒,各种塑料袋,农用地膜等给环境造成的污染。“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树脂(PS)。在这些污染物中,还加入了增塑剂,发泡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等。

    “白色污染”形成的主要原因”:

    1、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许多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白色垃圾没有科学地处理,放任自流。

    3、我国现有的法律没有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制定出过硬的相关法规。

    4、人们环保意识比较淡薄,滥用和随意乱倒塑料制品现象相当普遍。

    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主要是指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管理和处理,对环境造成的“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两种负面效应。

    “视觉污染”是指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市容、景观的破坏,如散落在自然环境、铁道两旁、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潜在危害”是指塑料废弃物进入自然环境后难以降解而带来的长期的深层次环境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2、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体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导致动物死亡。

    3、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如果将其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且长时间难以降解。

    目前,我国光是每年扔弃在铁路沿线的塑料快餐盒就达8亿多只,加上城市快餐业的发展,每年废弃量达100亿只之多,其中80%

    以上未经回收,被大量的散落在环境中,重量在8万吨以上。

    我国市场上目前大量使用的塑料制品都是不可降解塑料,以发泡聚苯乙烯、聚乙烯或聚丙烯为原料,分子量达2万以上。只有分子量降低到2000以下,才能被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所利用,变成水和其它有机质,而这一过程需要 200年;如果将其填埋,将会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减产;对其焚烧会释放出多种化学有毒气体,其中有一种叫二恶英的化合物,毒性极大,即使在摄入很小量的情况下,也能使鸟类和鱼类出现畸形和死亡,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同时对人也有很大危害。

    我国“白色污染”现状:

    长江葛洲坝岸边漂浮堆积的“白色垃圾”,足容得下多人站立而不下沉。目前,长江上游顺江而下的大量“白色垃圾”不仅严重污染水面,也给葛洲坝水电站和在建的三峡水利枢纽未来的运行发电带来严重安全隐患。清理“白色垃圾”已迫在眉睫。

    近年来,塑料制品的生产呈上升趋势。人们享受塑料制品给生活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注意到:废旧塑料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加重。  

    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质轻、强度高、防水、成本低等特点,被各行业所广泛采用。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1995年我国塑料产量为519万吨,进口塑料量为600万吨;1996年我国塑料消费总量约1574万吨。据汉威机构预测: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中国将成为世界塑料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年平均增长率为8.3%。

    塑料制品广泛的使用的确给人们的物质需求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是,使用后的塑料制品大量地被抛向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尤其是城镇、城郊和交通干线的两侧,已形成了触目惊心的“白色垃圾场”。仅据北京一个城市的调查:每年环境中的塑料袋约2.3亿个(约0.132万吨)、废农膜675万平方米(约0.3万吨)。全国废弃塑料物的总量是庞大,1995年便达200多万吨。治理“白色污染”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白色污染的治理:

    目前治理白色污染的通常采用的四项新技术如下:

    1、可降解塑料技术:可降解塑料技术是在塑料的生产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如光敏剂、淀粉等原料,这样,可降解塑料制品在使用完,并废弃在大自然中暴露三个月后,可由完整的形状分解成碎片,因而至少在视觉上改善了环境。但这项技术最大的缺陷是,这些碎片不能继续降解,只不过是由大片变成小片塑料,不能从根本上胜任消除白色污染的任务。

    植物纤维粉加胺热压技术:该技术是以植物纤维,例如秸秆、稻草、甘蔗渣等经过破碎得到纤维粉,然后混入大量的胶或树脂,再注入到模具中加高压及高温下成型。利用该技术生产出的产品在降解性方面较好,但这种技术生产的一次性餐具由于在生产中没有去除纤维色素(因为要去除色素必须要采取化学的漂白方法,势必造成水的污染),产品的外观颜色不尽人意。另外在生产过程中,植物纤维表面的农药残留物难以去除干净,用于制作食品容器不一分安全。而且,由于工艺技术的局限,也难以实现工业化大生产。

    2、以纸代塑技术:以纸代塑技术即采用纸浆为原料,在模具中成型、烘干生产一次性餐具。这种方法制作的餐具因其无毒无害、易回收、可再生利用、可降解等优点而被冠以“环保产品”的称号,是目前综合评价较好的替代技术。但从纸的生产使用全过程来评价的话,该技术也有不足之处。一是纸浆的生产需要大量的森林资源,而我国的森林资源有限,大量的砍伐林木造成水土流失,因而不符合我国国情;另一方面,纸浆在生产时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有的情况下污染程度甚至超过塑料。所以从宏观上来讲,以纸代塑技术并不能完全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只是将餐具对环境的污染提前到了制作餐盒时对环境的污染而已。再有,纸浆的生产成本高,使得用纸浆生产的纸餐具价格也比较高,因而以纸代塑也不是完美方案。

    3、生物全降解技术:该技术主要是采用淀粉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年生长期植物纤维粉和特殊的添加剂,经过化学和物理方法处理制成生物全降解快餐盒。由于淀粉是一种可生物降解天然高分子,在徽生物的作用下会分解为葡萄糖,最后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另外,与其共混的材料也是全降解材料,因而用这种材料制成的快餐盒降解性能极好。通过国家有关部门检测发现,样品在堆肥状态下五天开始发霉,十天时所测样品与堆肥融为一体,样品失去测试前的形状和颜色,四十天即全部变成水和二氧化碳。另外,其原料来源广泛,可以是玉米、土豆、红薯、木薯等等;并且价格低廉,用这种材料生产的生物全降解快餐盒每个成本仅为0.18 — 0.20元;生产过程也无任何污染;添加剂采用的是无毒无害的可食用生物胶,因而该产品在使用后还可以进一步开发作为饲料利用,具有再资源化功效。

    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我们是社会的主人,改善地球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努力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资源。如果全球人人破坏,天天破坏,地球就会变成垃圾场;如果全球人人环保,天天环保,就能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从我们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1)不乱扔垃圾及废弃物,将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内。

    (2)积极参与和宣传“垃圾分类存放处

    (3)不要浪费,包括不浪费一张纸、一滴水、一分钱。

    (4)尽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积极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减少白色污染。

    (5)发现身边有破坏环境的行为时制止。让我们携起手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保护好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戴溪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戴溪云溪路168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