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日历
2月2日——国际湿地日
1971年2月2日,在伊朗的拉姆萨尔签署了一个全球性政府间的湿地保护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它是当时针对一种特定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全球性公约。1996年10月国际湿地公约委员会决定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
3月22日——世界水日
1993年1月18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后,水利部即确定每年的7月1日至7日为“中国水周”,考虑到“世界水日”与“中国水周”的主旨和内容基本相同,故从1994年开始,把“中国水周”的时间改为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时间的重合,使宣传活动更加突出“世界水日”的主题。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1970年4月22日,由美国哈佛大学学生丹尼斯·海斯发起并组织的环境保护活动,犹如星火燎原,全美国共有2000多万人参加,约1万所中、小学,2000多所高等院校和全国的各大团体参加了这次活动,这一天就成为第一个“世界地球人”
1972年全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197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此后保护环境德政府机构和组织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增加,地球日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地球日成为了全球性的活动,我国从1990年开始每年都举行地球日的纪念宣传活动。
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的生物在所有形式、层次中生命的多样化,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的基因的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同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组织基础。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
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把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以提醒人们重视香烟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6月5日——世界环境日
1972年6月5日~6日,联合国的“行动计划”提出了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以鼓舞和知道世界各国人民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并建议将此次大会的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1972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由于荒漠化造成的严重后果及扩展的趋势引起了国际社会极大的关注,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防治荒漠化被列为国际社会优先采取行动的领域。大会成立了《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评判委员会,1994年6月17日《公约》的正式文本完成。包括中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在《公约》上签字。1994年12月19日,联合国第47届大会又通过决议,宣布从1995年起,每年6月17日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9月16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1987年9月16日,46个国家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开始采取保护臭氧层的具体行动。联合国设立这一纪念日旨在唤起人们保护臭氧层的意识。
10月4日——世界动物日
意大利传教士圣·弗朗西斯曾在100多年前倡导在10月4日“向献爱心给人类的动物们致谢”,为了纪念他,人们把10月4日定为“世界动物日”,爱护动物已经成为目前世界大环保工作之一,中国从1997年开始纪念“世界动物日”
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
全世界的粮食正随真人口的飞速增长而变得越来越供不应求,从1981年起,每年的10月16日被定为“世界粮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