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绿色学校>>绿色创建>>规章制度
戴溪小学食堂与集体用餐安全卫生管理细则
发布时间:2010-10-0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黄明洁

戴溪小学食堂与集体用餐安全卫生管理细则

 

为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和卫生部、教育部下发的《学校食品卫生管理规定》,切实搞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从源头防止食物中毒,给学校师生营造一个安全、卫生的饮食环境,特制定本管理细则。

一、组织机构及制度建设

1.设置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机构。

组长:主管后勤副校长

副组长:食堂管理人员

成员:会计处、卫生室、年级组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

2.食堂以本细则为依据,根据食堂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3.积极配合、主动接受卫生行政部门对学校食品卫生的监督、检查,对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采取措施整改。

4.建立食物中毒和其它食源性疾患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如发生上述事件,立即向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卫生部门报告,不得缓报、瞒报,漏报。

5.实行事故责任追查制度。事故责任追查做到:“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处理不放过、食品从业人员未受教育不放过。

二、食堂工作人员个人卫生管理

1.食堂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须办理有效健康证,先办证、后上岗。

2.食堂工作人员做到“四勤”,即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使自己具有良好的整洁仪表。

3.上班时要穿工作服,带工作帽,着装洁净整齐,不戴戒指、耳环,男不留长发、胡须,女发不过肩,化妆淡而大方,将头发置于帽内。

4.有良好的卫生操作习惯: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内,不得穿拖鞋、赤背、赤足,严禁在操作时间内吸烟、吃东西和随地吐痰,不得面对食品咳嗽、打喷嚏以及做其它不卫生动作。不允许用勺直接尝味,个人物品应放在更衣室内,不准带入操作间,以防对食品造成污染。    

5.不准穿戴工作服、帽进入厕所或离开食堂操作间。

6.凡患有5种传染病(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包括病毒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溢出性皮肤病患者)的工作人员,必须及时停止制作食品工作,及时进行治疗,经医生证明已治愈,无传染性后,方可恢复工作。

三、主副食品采购的管理

1.建立定点采购索证制度

(1)定点采购品种:米、面、粮、油、肉、调料。

(2)由后勤主任、管理员、组成的考察组在市场上择优录取定购供应商。

(3)供应商必须具备下列条件方可录用:持有工商营业执照 、税务登记证、技术监督局证书;守法经营、诚信可靠、社会口碑良好。

(4)采购食品及原料均需供应商提供该批产品卫生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

(5)采购鲜(冻)畜禽肉及其制品的,还应索取畜牧兽医部门出具该批食品的兽医卫生检验合格证明。

2.定点采购以外的主副食品种应填写采购记录 、品种、数量、采购地点、供应商确认后签字。

3.所有主副食品在入库前须经管理人员进行验收签字,并将证件、票据保管存档,以备卫生行政部门查验。

    4.食品采购是保证饭菜卫生的第一关,采购食品及原料时,应对食品进行感官检查,采购人员采购定型包装食品应检查食品包装标识内容是否齐全,如是否有生产日期、保质期、内容不全或没有标识的不应采购。

四、库房的管理

1.库房管理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了解相应的卫生知识。

    2.对入库的各种食品原料和成品要进行验收登记。内容包括:品名、供货单位、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进货日期等,掌握进出的动态情况,做到先进先出,尽量缩短贮存时间。发现腐败变质,超出保质期等,《食品卫生法》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应及时处理,处理前必须与正常食品分开存放并有明显标记,以防继续使用。

    3.库房中的主副食品及原料应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离墙、离地至少0.2;食品和非食品禁止混放;要求所有主副食品要摆放整齐,达到“商品陈列化”标准,此项为学校伙食部重点检查内容。

4.墙壁、顶层定期清扫,无灰尘、无蜘蛛网。

5.随时注意防鼠、防潮,要经常通风、排气,保持清洁。

6.库房内不得存入有毒、有害物品,特别是外观与食品相似的有毒有害物品。

五、主副食品的加工、烹调

1.主食面点加工:

(1)首先检查原料质量。常用原料有面料、糖、油脂、蛋品、馅类食品等。所用原料必须新鲜、无虫、无异味、无霉变、无酸败。

(2)剩余饭容易引起腊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蒸米饭应尽量不剩。若有剩余应摊开凉透后冷藏。食用前要彻底加热,不要把剩米饭掺到新蒸米饭中。

2.副食品的粗加工:

(1)进入加工间之前,要到更衣室换上工作服,戴上工作帽,方能操作。

(2)首先要进行感观检查,腐败变质的原料不用。

(3)肉禽、水产应在常温下缓慢的彻底溶解。

(4)肉禽、水产所用的刀、墩、案、盆、池等应与蔬菜等分开。

(5)加工完以后,案板、菜墩、肉墩、地面、下水道及时打扫清洗,保持清洁。

(6)主副食品粗加工人员负责菜墩及时清洗、消毒、码放整齐,墙面光亮、无斑点、水池无泥沙、无杂物、操作台无积水、干净、光亮、菜刀摆放整齐,地沟无残渣、无异味。

六、烹调加工

1.烹调加工前应检查所用原料是否新鲜、冷冻的肉、禽、水产品应缓慢地彻底解冻,已解冻的食物不应再冷冻,避免食物质量下降,造成微生物的污染,操作中用的刀、墩、案、盆、桶,要有生熟标记,防止造成交叉污染。

2.烹调食品要彻底加热,加热本身就是进行一次消毒灭菌。

3.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严禁把烹调后的熟食品盛放在生食品的容器内。

4.隔夜剩饭剩菜一律销毁。

5.特别要警惕非食品原料引起的食物中毒,一些非仪器物质外观与食品相似,如桐油像食物油,亚硝酸盐像食用盐,极易把他们当食物使用。

6.烹调加工完成后,灶台、调料台、地面要及时清理洗刷、保持清洁,没有污垢、残渣,各种用具分类摆放指定位置。

七、主副食品留样备检

1.为师生提供的主副食品在出售前必须留样备检,低温保鲜48小时后方可销毁。

2.认真详细填写留样品种记录,定期收缴存档备查。

八、餐饮具的洗刷消毒

1.餐饮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未经消毒的餐饮具不得使用。

2.餐饮具洗刷消毒由专人负责,统一安排,监督各道工序的清洗,消毒情况。

3.正确掌握消毒餐饮具的各个程序,时刻提醒员工消毒时间,检查消毒质量。

九、食堂一日工作分工负责制

食堂工作人员要实行岗位分工,每道工序委派专人负责。

十、食堂“三卫生”检查监督

1.食堂管理员每天要对食堂的“三卫生”情况进行全方位检查,认真做好检查记录。

2.食堂“三卫生”包括:个人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

3.持健康证上岗。

十一、食品卫生的检查监督

1.米、面、粮、油、肉、调料品采集定点供应,检查索证、发票是否齐全。

2.定点供应商品以外的要有供应商签字和发票。

3.不出售霉变、质劣过期、有毒、有害各种生熟食品。

4.择洗加工食品先检查质量,不用腐变有毒有害食品。

5.荤菜食品分池清洗,加工蔬菜按择、洗、切操作。

6.案板、菜刀、盆要有生熟标记。

7.出售食品要隔离存放、食品不叠放。

8.严禁使用公碗、公筷、塑料袋。

9.分餐一律使用专用工具,严禁用手抓拿。

10.隔夜饭菜一律销毁。

11.饭菜在出售前留样,48小时备检。

12.认真、详细填写主副食品加工流程记录。

十二、环境卫生的检查监督:

1.操作间地面不得有污垢、垃圾和菜物。

2.灶台、墙壁、水池洁净,没有污点、水痕、锈迹。

3.炊具、机具用后要擦洗、消毒、摆放整齐。

4.门窗玻璃明亮,室内没有蜘蛛网。

5.购进原料、半成品、成品按规定入库上架,不乱堆乱放。

6.餐厅桌、椅、墙壁、地面洁净无蝇。

7.师生用餐具清洗,消毒到位。

    十三、本管理细则最终解释权归校长室。

 

 

武进区戴溪小学

2010.7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戴溪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戴溪云溪路168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