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居汪宅
1751年(乾隆十六年),赵翼寄居在汪由敦家。汪由敦是一个朝廷重臣,他学识渊博,待人宽厚,爱惜人才,从不因为自己地位显赫而看不起穷书生。顺天乡试后,汪由敦觉得赵翼是个难得的人才,就把他安顿在家中。他的义举给赵翼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为他以后继续自己的学业提供了帮助。
赵翼寄居汪家后,经常和汪由敦在一起阅读书籍、切磋(cuō)学问,关系十分融洽。汪由敦家有很多藏书,赵翼可以自由出入书房,尽情阅读。遇到不理解的内容,他就请教汪由敦,汪由敦总是耐心地加以指点。在汪家,赵翼还经常为汪由敦代写文稿。刚开始,赵翼的语句十分华丽,常常出人意料。汪由敦阅读后,就把这类语句全部删去。起初,赵翼不以为然。后来,在他与汪由敦一次又一次的研讨和修改中,赵翼渐渐地感受到了汪由敦文笔的老练,见识的高远,并不知不觉地接受了这种典雅庄重的文风。汪由敦的真诚帮助,使赵翼在学问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赵翼代写的文稿常常得到皇帝和大臣的称赞,而汪由敦从不掩人之长,每次都实事求是地告诉大家:“这是赵翼所写。”
赵翼在汪家受到了重用,汪家上上下下都对他以礼相待,但是赵翼仍为自己没有获得功名而惆(chóu)怅(chàng)不已,常常叹息“长安索米怅何依,年少江南一布衣”。
1754年(乾隆十九年),赵翼听说能报考内阁中书一事,于是他毅然报考,以第九名被录取。赵翼好不容易得到这个官职,对家乡的亲人总算有了个交待。这年农历七月,赵翼才乘船回乡探望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