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种植药材
1767年(乾隆三十二年),赵翼出任广西镇安知府。一到镇安,他就走乡串寨,考察自然资源,了解风俗民情。外出访察,他常常轻车从简。有时为了了解得更细致、深入,他索性步行,拄着手杖登山涉水。一路上,他走走看看,与村民促膝谈心。不久,赵翼就被这里的淳朴民情所吸引,并深深地爱上了这方热土。
赵翼出守镇安时,极为重视发展经济。他劝勉农民种植水稻、玉米和竹桑,解决温饱,提高收入;他深入民间,一发现有价值的药材,就察问细看,了解药材的特性,然后推广种植。
一天,赵翼听说天保县暮洞有人种植名贵止血消肿药材田七,便专程前往,亲自到田七棚里询问观察。他详细了解了田七的形状、种植、长性和加工技术、医药用途等,回府后就连夜把第一手资料整理成文章,作为专门的笔记。后来,赵翼将这笔记收录在专著《檐曝(pù)杂记》中,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人工栽植田七的最早记载。他还向各州县推广栽培田七,使栽种田七的面积迅速增多。清朝后期,镇安已成为我国著名的田七产地。
除此之外,赵翼还在镇安推广种植鸡血藤。有一年,他奉旨赴云南从军时,看到云南人用鸡血藤止血补血,想到镇安也有鸡血藤,他立即派人买回云南的鸡血藤。试用后,发现质量与疗效没有差别,他就立即在镇安推广种植鸡血藤。从此以后,鸡血藤就成了镇安名贵的止血补血药材。这一发现,填补了我国药典无鸡血藤入药的空白。
赵翼还推广种植了芳香化湿、活血化瘀的药材——八角。现在,八角、田七已成为镇安的名优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