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滇南
1768年(乾隆三十三年)春,赵翼接到圣旨,从军滇南。当时中缅战争爆发,缅甸政府出兵四处侵扰,直接威胁到云南边境百姓生命财产的安全。赵翼爱国心切,他不辞艰辛,千里从军,经过四十多天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滇南。
一到滇南,赵翼就顾不得休息,开始忙于公务。他一方面熟悉周围地理形势,了解战斗情况,另一方面与同僚分析军情,谋划战略,草拟军事文书。
1769年(乾隆三十四年)二月,朝廷派军机大臣傅恒来滇南指挥战事。傅恒的到来,使赵翼非常高兴,他想:“傅恒是个难得的将才,平息中缅战争,指日可待。”傅恒一到滇南,就立即召集所有将领讨论进攻对策。当时,不少将领认为,这地方现在空气潮湿,非常容易传染疟疾,应等到霜降后再出兵。而傅恒却认为:“如果这样,那就得等待四五个月才能出兵。可是,这样不仅会浪费军饷,而且会使士兵的锐气大减。所以我想兵分东西两路,主力横渡腾越州西到戛鸠江,偏师从普洱进攻,以牵制对方兵力。”赵翼听了,站起来指着地图对傅恒说:“图中戛鸠、普洱,相距不到三寸,其实有四千多里,路途遥远。如果两军进攻,东西远隔,消息不灵通,进退很难控制。”傅恒听了,大吃一惊,忙问赵翼有什么想法。赵翼继续说:“偏师应该从戛鸠江东进军,造船以通往来。这样,两军才能互相接应。”傅恒觉得赵翼说得很有道理,毅然采纳了这一建议。果然出兵顺利,一举获胜。
时隔不久,中缅双方达成和议,云南边境终于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