贱价卖米救助灾民
1804年(嘉庆九年)五月,江南地区发生水灾,大片大片的田地都被无情的洪水吞没。许多农民无法插秧,引起了粮价的大幅度上升。乾隆十三年,粮价涨到每升三十五文。
赵翼归隐多年后,经过数十年惨淡经营,家境已经有所改善。当时,赵翼存有一百二十石(dàn)米,若按市价出售,赵翼立刻便能成为富翁。但是,赵翼为了救当地的百姓,却将米价从每升三十五文降至二十四文。
低价售米的消息一传开,对灾后饥民来说,无疑是喜从天降。人们似乎遇见了救星,看到了生的希望,无不奔走相告。灾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争先恐后地抢购大米。在这纷乱嘈杂的时刻,突然,人群中不知谁喊了一句:“没钱也可领米。”顿时,门前秩序大乱,人们纷纷抢米:有的用肩扛,有的用手提,有的甚至脱下衣裤来装米。一百二十石米,转眼间就颗粒全无。
赵翼目睹此状,百感交集,不禁感叹:“呜呼为善难,利人反害己。”但赵翼又不忍心因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伤害而去报告官府,因为他明白,自己一旦去官府告状,官府必定会对这些已饿得奄奄一息的灾民施加酷刑。官逼民反啊!自己损失一些米事小,引起社会的混乱那可就不得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