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自孩子呱呱坠地起,家庭就成了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其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持续不断、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因此,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成才,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时下,学校学困生在增多,这与不恰当的家教密切相关。据笔者调查分析,不良家教造成的学困生主要有四种类型:
其一,溺爱型。在家教中,有些家长重“养”轻“教”的现象呈主流趋势。家长对孩子是重营养,轻锻炼;仟放纵,忽严格;重智力因素,轻道德培养。从而造成少年儿童我行我素,唯我独尊,依赖性大,上进心不强,不适应现实生活。举个例了说罢,有的学生生活富足,穿得最好,零花钱最多。子女凡有所求,家长必有所供。甚至有的家庭不宽裕,也舍不得让孩子吃一点苦,受一点累。而这些子女总觉得父母这样做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故受之泰然。养尊处优,使他们逐渐养成子凡事我行我素、说一不二的习惯,成了家中的小皇帝。这样办展下去,家长们顺其自然,或想管却管不了,或不敢管。以至于他们在学校整天思吃想穿,静不下心,吃不了苦,思想不进步,学习不进取,成绩挂“红灯”。
其二,粗暴型。有的家长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缺乏教育意识,方法简单粗暴。有的家长一旦听说孩子在学校有不良表现或成绩不理想,语言上`或斥或骂、或讽或怨、或厌或叹;行动上或拳脚相加、或绳捆鞭打、或赶出家门。因而,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主精神,压抑了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产生压抑感和失落感,扭曲了个性心理发展,表现出孤僻、倦怠,惶惶终日,无心进取。
其三,放任性。目前社会上拜金主义倾向有所抬头,在一部分家长头脑中,钱便是一切。他们轻视文化,把子女送进学校只不过是因为孩子小,不能干活挣钱,为了让他们长长身体,识几个字而已。至于其在校的思想表现、学习情况根本不闻不问,基至连家长会也不参加。有的还公开宣扬学习好了,考上大学又能挣几个钱,你看人家某某,初中没上完,不照样当老板、挣大钱吗?有的家长在外打工,无暇顾及孩子;还有的了解到孩子在校学习不好,又无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效果不明显,所以感到心有余力不足,继而对子女失去了信心。这些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便放仟自流,对其成长、发展漠不关心,致使子女进步不了。
其四,特殊型。有的孩子,家长或离异或一方病故,不是成为孤儿,就是跟随了异父母,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家庭温暖,失去了正常的家庭教育,生活上又处处不如别人,他们一部分能奋发努力,自立向上,逆境中拚搏成才;而更多的便是失落、自卑,成为学困生。
当然,造成学困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过,不良的家庭教肓应是诸多因素中的重中之重。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才,是每一个家长义不容辞的职责。那么,如何营造好家庭教育环境的呢?
一要培养自信心。自信心需要从小培养。而树立自信心很重要的一个手段是夸奖。孩子需要夸奖,需要鼓励,夸奖孩子,不仅仅表明了父母的信心,同时也坚定了孩子的信心。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鼓励孩子去相信自己,有自信才能进步,有自信才能出成就,自信是孩子发展的基石。
二要培养责任心。责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要从小培养孩子具有责任感。责任是一种优秀的心理品质,是对份内事情的一种内心感受,让孩子具有责任意识,学会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生活及健康负责,做一个对他人、对集体、国家和社会能够尽职尽责的人,只有从小打好这种个体内在品质的坚实基础,他们将来不管到哪里和从事何种工作,才能真正做到“责在人先,利居人后”。
三要培养自我控制力。对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必须从小开始,而且越小越好,培养孩子从小能经得起表扬、成功,受得了批评、挫折和失败,有自知之明,能自控、自律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约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能够迅速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
四要培养独立性。很多专家提出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首先从幼儿开始,从让他们独自睡觉开始,到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有独立见解,能独立做事,也就是说自己能做的事尽量让他自己去做,家长千万不要代办、包办。让孩子做到自主、自立,不依赖别人。
有人说,孩子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前途的收获。家长们,改一改家教方法,让孩子在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中全面健康地发展,快乐地成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