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常州市武进区戴溪小学网站!现在是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动态>>校园动态>>文章内容
戴小第七届教师基本功竞赛(语文组)情况小结
发布时间:2017-01-04   点击:   来源:   录入者:许建生

戴小第七届教师基本功竞赛(语文组)情况小结

 

根据《第七届戴溪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活动方案》,结合语文组实际情况,我组教师参加了四个项目的竞赛活动。

一、组块教学设计

为进一步促进教师对组块教学的理解,把理论引向实践,本次基本功竞赛中,我组设计了“组块教学设计”和“组块教学课例评析”两项竞赛活动。

“组块教学设计”的要求是根据提供的阅读材料,独立完成一份教学设计,并简要阐明设计意图。一至三年级的文本为《点》,文章是根据彼德·雷诺兹的绘本《点》改编的。四至六年级的文本为《月球车:我叫月兔号》,它是人民日报记者余建斌的一篇新闻报道。

通过组织评议,我们感到老师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组块教学意识,并在教学设计中得到了历练。但客观地讲,许多老师的教学设计还不够合理,对教材的文体特征和文本特点把握模糊,组块教学的目标和思路还不够明确,教学设计的创造性不足。

二、组块教学案例评析

“组块教学课例评析” 的文本统一使用薛法根老师执教的三语《剪枝的学问》课堂实录,要求重点结合一至两个教学板块,阐明自己对组块教学的理解。

从本课看来,主要包括五个板块:板块一:听写字词(把检测预习、书写生字、理解词语相组块);板块二:学习概括(把梳理脉络、概括主要内容相组块);板块三:体会心理(把抓关键词、体会心理、言语表达、迁移运用相组块)板块四:练习朗读(把指导朗读“对话语”、 “叙述语”和“心里话”相组块) 板块五:理解寓意(把理解剪枝的学问与感悟文中的道理相组块。)板块与板块之间相辅相成,逐步提升,最后聚焦到文章的核心:理解剪枝的学问,并感悟文中的道理。这样的设计可以说非常清晰,师生在课堂上也比较轻松,教学的效果十分显著。

该案例十分清晰地反映了组块教学的思想和结构。总体来说,老师们都能感受到薛老师的教学风格,并能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来分析教学环节的妙处。但许多老师对“组块教学”的关注度不够:课例中的教学设计是怎样组块的?这样组块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这样来组块?跟我们平时的教学有什么不同?希望老师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步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

三、读书心得评比

结合工会组织的读书活动,本次基本功竞赛把读书心得作为一项公共竞赛项目。书本的内容是工会精心选择的两本教育类书籍,分别是《向孩子学习》和《教育的力量》。

语文组18位老师参加了该项比赛。总体来说,老师们都比较认真,能结合读书心得和教育实践,提炼适当的主题,体现对教育工作的思考。内容具体,有说服力。行文思路清晰,文笔生动。六位备课组长担任本次竞赛的评委。通过评审,邵琴、许建生获一等奖;黄赛燕、杨敏洁、殷华、绳栓栓获二等奖;黄琴芬、许洁、史丽英、杨秀红、潘林玉获三等奖。

四、青年教师汇报课

9位参加汇报课的青年教师中,有6位是语文老师。他们是顾鸿英、姚炜雯、王燕萍、沈赛君、绳栓栓、吴燕玉。在平时的教学中,这些年轻老师都能以认真、虚心、踏实的态度开展工作,尤其是通过师徒结对活动,提升了教学技能。在本次活动中,总体来说,他们都发挥了比较好的水平。顾红樱、绳栓栓两位老师被评为二等奖。希望他们能进一步发扬虚心好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在新课程思想的引领下,不断深化对语文课程的理解,努力提高教学设计和课堂驾驭的能力。

竞赛不是目的,练兵才是根本。在本届基本功竞赛中,全体语文老师积极参与、认真对待,无论在教育理解和教学能力等方面,都获得了一定的进步。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老师们能朝着专业发展的方向,更加努力,更加出色,使我们的语文组团队更加优秀!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怀念旧版 | 站长信箱 | 发文统计 | 访问量统计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