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常州市武进区戴溪小学网站!现在是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概况>>学校简介>>人物流芳>>文章内容
抗日复学校长黄景直
发布时间:2014-05-07   点击:   来源:   录入者:邵琴

黄鉴,号景直,出生于1902129日,他的父亲就是创办牖灵小学的黄鹤立。在父亲的影响下,黄景直自幼受到新式学校的教育,在戴溪读了小学,在上海读了中学,又到南京金陵大学读英语专业。学业有成的黄景直踏上社会,曾在武进、丹阳、上海等地担任中学教师。到三十年代,应好友潘小萼(江西卫生署处长)的邀请到南昌创办江西省卫生署,担任主任秘书、总务科长,由于他工作认真负责,得到了上级的赏识,对江西省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省立医院的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937年秋,黄景直先生回到常州,适逢抗日战争爆发,当时苏南已被日军占领。戴溪的大王庙文昌阁(原戴溪小学)内也驻扎了九十多个日本兵,门口拴着的大狼狗总是把走过的孩子吓得魂飞魄散,学校被迫停办。当地的孩子无学可上,无书可读,整天生活在恐慌和忧虑之中。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经过一年多时间,形势逐渐平稳。几个月后,有些学生到私塾去读书,有的学生又请了私塾教师在家读书。接受新思想的黄景直看到私塾复燃的现象,想到要赶快恢复新学堂。于是,他把黄氏家业——春华茧行交给弟弟黄景宗管理,自己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他开始四处奔波,筹资修缮校舍,与当地老百姓一起商量教育大事。由于战乱,原来的校舍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课桌椅被烧毁。黄景直先生捐出家里的所有积蓄,并在当地的开明资本家程仲篪的捐助下,在常州做好了桌椅,再运到学校来。校舍设施修缮完毕,接下来要解决师资问题。黄景直先生说服了邻近的几位教师来校上课,由他担任校长,1940年正式恢复了戴溪小学。全校有六个年级,每班四十多名学生。当时学校开办的课程有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教材都是印刷版本。

从此,戴溪的孩子们又步入了正常的学习生活,文昌阁再次出现了琅琅的读书声。黄景直先生作为戴溪小学的校长,他严谨治校,经常和教师一起探讨学校的教育事宜,始终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全校教师在他的带领下,坚持住校夜办公,就算离家很近,他们也只是一星期回家一次。学校紧靠大运河,特别是厕所邻近河沿,每次课间,总会有值班老师在这里值勤,保证每位学生的安全。

学生们在新式教育的影响下,畅游于知识的海洋,吸吮着知识的甘露。他们对英语这门新颖的课程特别感兴趣。以前为了应付日本人,学校推广日语,但接受新思想的黄景直先生在戴溪小学带领大家学英语,他就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英语老师。据他的学生刘盘新(今年85岁)回忆:黄景直老师知识渊博,上课生动风趣;课堂上,他那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和一口流利的英语,常令学生钦佩不已。学生刘盘新还回忆到: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有些学生已成为家庭的主要劳动力,他们上午上学,下午在家劳动,黄老师了解实际情况后,从不责骂学生,总是笑眯眯地迎接着迟到学生的到来。他那慈善可亲的教学态度和精湛的教育艺术,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学生。有时学生刚忙完田里的活,大家就大汗淋漓地匆匆赶回学校听黄老师上课……

    1941年黄景直先生离开戴溪,赴常州芳晖女中任教。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怀念旧版 | 站长信箱 | 发文统计 | 访问量统计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