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文宏校长现在已经80多岁高龄,见到记者,贺老师伸出四个手指说:“我在4所学校做过老师、校长,有村小,还有中心小学。”解放初,贺校长曾在洛阳万巷小学任校长,后来借调至武进审干办公室任工作人员。1959年到礼嘉毛家桥小学任校长,一年后调到戴溪中心小学任校长,1972年到戴溪中学,任校长一直到退休。
回顾教育的一生,贺校长感触颇深。他说,老教师罗应锐主编的《戴溪乡志》作了详细统计和记录。解放前,教师待遇还是比较低的,工资微薄,生活艰苦,县局只分派校长,教师由校长雇用,县局只发每班八元和六元的班级费,学费冬米夏麦,归校长收入安排,私立学校教师根本无人问津。
解放初期的三年间,教育部本着维持并逐步改造农村教育的精神,采取了加强领导配备和充实学校领导干部,培训师资,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师待遇,拨款新建和维修校舍、补助干部和烈军属子女入学费用,及贫下中农子女学费酌情减免等有效措施,巩固和发展了教育事业。
1949年4月,戴溪乡解放,人民政府接收了全部学校,留用全体教师。教师工资实行供给制,每人每月发给面粉一百五十斤,学生学费归教师收入。1950年初,教师待遇由供给制改为工资分。每人每月工资为十六个工资分,并实行公费医疗。1952年起,人民政府对教师的生活待遇全部实行工资制,分正教助师两级,学生学费由学校收缴国家。
1955年,贯彻执行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县人民政府首先拨款支持全日制小学扩建和维修校舍,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扩大规模,增设高级班,发展完小,同时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大力发展民办学校和民办班级。1956年,又进行工资改革,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待遇,一般比原工资增加百分之六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县乡及有些大队,拨出巨款,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学校规模。1985年,教师工资又一次大幅度调整,平均工资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五左右。该年9月10日,戴溪乡隆重召开庆祝首届教师节大会,同时组织教师赴工厂、农村参观。生活上的关心,政治上的关怀,进一步调动了广大教师的革命积极性。
贺校长说,1990年以来,教师工资逐步增加,政府提出教师工资要向公务员靠拢,教师职业受到众人青睐,报考教师岗位的人员逐年增多。
2010年3月,武进区安排5.57亿元(在职教师绩效工资4.06亿元,退休教师生活补贴1.51亿元),对86所义务段学校的6231人在职教师、4420人退休教师发放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戴溪中小学教师都享受了绩效工资。
贺校长说,1992年他退休的时候,退休工资每月250元,之后逐步增加,先后增至800多、1400多,现在退休工资为每月4257元。尽管现在消费也已经水涨船高,但对于退休人员来说,已经非常满足了,用时髦的话来讲,他的幸福指数很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