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绽新彩 多元课堂启智趣
——戴溪小学二年级“家长进课堂”活动纪实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双向奔赴,是家庭与学校携手同行的奇妙旅程。当家长从教育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课堂便拥有了更丰富的色彩与更深厚的内涵。为进一步深化家校合作,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戴溪小学积极探索家校共育新路径,精心搭建家长与课堂的互动桥梁。2025年5月21日下午,戴溪小学二年级“家长进课堂”活动精彩纷呈,一场场别开生面的特色课程,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兴趣与探索的种子。
编程筑梦:开启奇妙科技之旅
在二1班,陆筱天同学的爸爸摇身一变成为“临时教师”,带着精心筹备的编程课程,带领孩子们叩响奇妙的编程世界大门。课堂上,他以生动鲜活的生活实例为引,将复杂的编程逻辑编织成趣味故事,让抽象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孩子们专注地敲击键盘,明亮的眼眸中满是求知渴望,稚嫩的小手灵活拖动代码积木,将天马行空的想象转化为屏幕上灵动的画面。当图画在自己设计的代码驱动下“活”起来时,教室里瞬间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在答疑解惑环节,家长老师始终以亲切温和的话语鼓励孩子们大胆尝试、勇敢创新。每一个新奇想法都被珍视,每一次微小进步都收获喝彩。在思维的交融碰撞中,孩子们不仅掌握了编程基础技能,更有效培养了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课程结束后,孩子们意犹未尽,纷纷围住家长老师表达感谢与不舍。这场编程课堂,是家校合作的生动实践,既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领略编程魅力,也搭建起家校共育的坚实桥梁,为成长之路增添绚丽科技色彩。
多元体验:无人机与寿司的奇妙邂逅
二2班的课堂同样惊喜连连,两位家长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跨界体验活动。孙以桐妈妈操控无人机,为孩子们呈现了一场震撼的空中表演。“哇!无人机飞得好高啊!”看着无人机在天空中灵活穿梭、变幻姿态,孩子们惊叹声此起彼伏。孙以桐妈妈耐心讲解无人机的操作原理和安全事项,随后手把手指导孩子们操控无人机。她轻轻握住孩子的小手,一点点调整遥控杆,“轻轻推杆,无人机就会升高,慢慢转向,注意保持平衡……”在她的指导下,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尝试操控,看着自己“指挥”的无人机缓缓升起、平稳飞行,兴奋得小脸通红,眼中满是新奇与自豪。
随后,孩子们走进充满香气的食育课堂。周依诺妈妈详细讲解寿司制作方法,并和孙以桐妈妈一同亲自示范。从铺海苔、放米饭,到添加馅料、卷制成型,每一个步骤都细致入微。孩子们认真观察,不时发出“好香啊”的赞叹。当亲手制作的寿司入口,满足与快乐洋溢在每一个孩子的脸上。这场活动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一致好评,成为大家心中难忘的美好回忆。
粽香传情:传统手工艺里的节日韵味
折纸艺术不仅是美学享受,更蕴含丰富教育价值,能锻炼儿童手指灵活性,开发动手与创新能力,培养观察力和注意力。端午节临近,二3班邀请刘嫣然妈妈走进课堂,带领同学们学习折彩粽这一传统手工艺。在一双双巧手下,彩纸翻转折叠,不一会儿,一个个造型可爱的彩粽便诞生了,承载着孩子们对传统节日的美好期待。
当彩粽的折痕里盛满童趣,粽叶的清香又在教室里悄然飘散。在孩子们成功折出精巧彩粽后,庄芷晴妈妈与奶奶化身传统技艺的传承使者,手把手带领孩子们开启包粽子的实践之旅。铺展翠绿的粽叶、填满莹润的糯米、嵌入香甜的馅料……每一个步骤都在温柔细致的示范中徐徐展开。孩子们眼神专注地模仿着动作,稚嫩的小手小心翼翼地裹卷粽叶,仔细调整着糯米的用量,在缠线捆扎时屏气凝神,生怕弄散了手中的“作品”。当歪歪扭扭却饱含心意的粽子逐一成型,教室里洋溢着欢快的笑声。在这亲手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触摸到端午节千年传承的文化脉络,更在一缠一绕间,体会到劳动创造带来的充实与喜悦。
学校为家长颁发了“优秀家长讲师”荣誉证书,感谢他们用专业知识与教育热情为孩子们带来精彩纷呈的课堂。证书上镌刻的不仅是荣誉,更是对家长们无私奉献的肯定,是家校携手共育的美好见证。
此次“家长进课堂”活动,如璀璨星辰照亮孩子们的学习之路。孩子们收获丰富知识,体验学习的多样乐趣;家长们也借此契机深入了解孩子的校园生活,与老师的沟通合作更加顺畅高效。未来,戴溪小学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让家校共育的光芒持续闪耀,为孩子们的成长铺就更加坚实、多彩的道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