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真奋楫启新路 笃行致远谱华章
——2024-2025学年个人述职报告
常州市武进区戴溪小学 吴宏伟
在时代浪潮澎湃推动下,我秉持教育热忱,积极投身各类项目,于教育航道奋力前行,以坚定信念、不懈努力,在挑战中磨砺,在机遇中成长,在岗位上留下了奋斗的足迹,努力为学校发展贡献自我力量。
一、矢志不渝,凝心铸魂筑牢信仰之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在过去一年,我始终将加强自身思想建设、提升综合素养视为首要任务,努力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养分,在实践的磨砺中锤炼自我。
1.学思践悟,提升综合素养
我积极参加党建、课程培训与学习活动,如同海绵吸水,不断汲取新知识、新技能。学习专业领域前沿理论,拓宽知识边界,站在更高视角审视工作问题;钻研管理方法与沟通技巧,提升综合能力,力求在团队协作中发挥更大价值。通过持续学习,我深切体会到知识的积累如同涓涓细流,终将汇聚成推动工作前进的强大动力。
2.以知促行,强化责任担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深知,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行动实践。在创优工作中,我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面对复杂棘手的任务,不推诿、不退缩,主动担当。将每一项工作都视为提升自我的契机,用心去谋划、尽力去执行,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实际行动诠释对教育工作的忠诚与热爱。
2024年7月,我荣幸地被推荐参评“武进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给自己的教育生涯又增添了一抹靓丽的底色。
二、精耕细作,奋楫笃行展现实干之力
我立足本职岗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全身心投入到各项工作中。我始终保持严谨细致的态度,力求将每一项工作做到极致。
1.深耕细作,打造文化精品
在日常工作中,我注重细节,以对待艺术品般的匠心,雕琢每一项工作任务。在非遗馆等学校文化设施建设中,为了能够呈现出最优质的成果,我深入研究相关资料,反复与团队成员沟通讨论,对建设方案进行了多次修改完善。经过不懈努力,该项目最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得到了领导、同事、学生、家长和来宾的一致认可。
为完成《中国教师报》约稿任务,我多方搜集资料,多角度铺陈作品内容,又经多次修改,《江山代有才人出》一文,终于2024年11月6日登载于《中国教师报》第16版“文化”专栏,后登载于《中国教师报》微信公众号,迄今有1600余人次的浏览和转发收藏,为学校新添一道文化符号。
在新优创建课程展示中,我不仅借助清英力量,和老师们一起磨课,参与展示的老师们获得了较高的评价。在繁忙工作的同时,自己的教学工作也进行了充分的思考和准备。我和六(2)班的孩子们演绎了六上《月光曲》的动人传说。教学中,我关注教学内容的典范性,精心构建学习任务群;立足核心素养发展,引领学生开展审美鉴赏与实践创造,学生思维发展清晰可见;创设情境,尝试跨学科融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在美妙的乐曲中,深切感受人间真情,最终同样获得专家的好评。
2.勇于创新,突破工作瓶颈
面对工作中的新问题、新挑战,我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路径。在学校楼名设计和施工中,遇到了区域不一致等问题,按照常规方法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我通过深入分析,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创新解决方案。这一方案不仅成功解决了问题,还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学校文化建设再添一道亮丽景观。
针对学校科研力量较为薄弱的情况,我和团队一起,发起省市区级多项课题研究,聚力展开课题实施,从理论到实践,为一线教师打开科研之窗。期间,我努力在教育教学中探索特色文化育人的实施路径,让特色文化与真行课程更加紧密融合,《探寻基于乡村生活场景的课程育人新路径》一文,发表于核心期刊《小学教学研究》2024年第26期。
3.协同共进,凝聚团队合力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团队成员之间的密切协作。我积极与同事沟通交流,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同时也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当同事遇到困难时,我主动伸出援手,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通过共同努力,营造了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三、高瞻远瞩,殚精竭虑走稳未来之路
我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念,踏上新的征程。我立足本职岗位,胸怀全局,着眼长远,为实现个人与学校的共同发展而努力奋斗。
1.明确目标,精准发力
新学期开学伊始,中央及省市区各级教育部门都提出“2.15专项行动方案”,这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挑战,也有了新的机遇。我与团队加强探讨,进一步明确专项行动目标。在工作中,我们紧紧围绕这些目标,合理课程结构,按时保质推动专项行动有序开展。同时,我们对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制定详细方案,将每一项任务落实到具体行动,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发力。学生良好的活力风貌,就是全体老师努力的结果。
我们开展周二约课及常规调研工作,引导教师把常规落实在平时,落地到实处。现在走进课堂,欣喜地发现教师个人素养在不断生长,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攀升。
2.创新思维,开拓进取
本学期,我们又迎来新优质展示等系列活动。经过主创团队多次研讨,我们确立了以“拟作人间第一流”为展示主题,后又经历了剧本撰写探讨修改录音排练等多项艰苦工作,基本成型,力争在展示中成为最优。这也是“第一流”精神的新时代实践。
中华诗教标准化单位建设,从2023年开始申报,其中经历多次调整,于2024年4月24日接受验收评定。验收标准十分严苛,这块牌子含金量很高。我和诗教团队一起抢抓机遇,精心准备,创新开展迎检活动,终于获得95的高分,静待中华诗词学会会长会议讨论通过。据说,这是江苏省的第一块诗教标准化牌子,为后续学校诗教活动,抵达更广阔的空间和更高平台。
面对生源减少困境,我们创新思维,多次开展家长会、校园开放日等活动,与家长进行面对面交流,心与心沟通,活动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我认为,这是新时代教育人的责任担当。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2024年是我在工作中不断成长、不断收获的一年。但我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在新的一年里,我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我相信,只要我们怀揣梦想、脚踏实地、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在新的教育征程中书写更加精彩的人生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