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多彩之路 立真行之品
(戴溪小学德育文化建设内容)
一、德育理念——探寻根源聚焦真品
“真品德育”是戴溪小学在传承赵翼“贵在得真”的治学精神、王诤“实事求是”的革命精神基础上,围绕名人“德行”“诗性”“韧性”特质,结合时代要求和学生实际,在反复思考、不断凝练中,最终形成的德育文化理念。清·周亮工 《与王先生书》:“孝廉于僕称莫逆交者二十年,真人真品,肃然敬之者亦二十年。”其中的“真品”之意为:纯真的品质。戴溪小学“真品德育”的核心内涵就是以“真”为基,以“品”为境,强调品行端正、品味高雅、品格高尚之“三品”特质。
“筑多彩之路,立真行之品”乃实施“真品德育”的工作思路。即:学校凝集各种资源和力量,注重德育工作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铺设多彩德育活动路径,培育适合当代学生的真实品格和正确行为。
具体来说,“真品德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真知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崇尚真知,追求真理,学会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真情教育:教育学生要拥有真诚、善良、美好的情感,懂得感恩、尊重和关爱他人,增强他们的情感表达和沟通能力。
3.真趣教育:关注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4.真行教育: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勤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提高。
5.真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注重道德实践和行为养成,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真品德育”的实施,戴溪小学旨在培养具有真诚品质、善于思考、富有情感、具备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学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德育路径——搭建平台 涵育真品
戴溪小学围绕“筑多彩之路 立真行之品”的德育工作思路,确立“有志”“有识”“有为”真行品格三原色,构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多彩德育成长路径,浸润学生品行。
(一)专题活动
基于德育真行基础原色“红”“黄”“蓝”,学校调制并搭建多彩实践平台,学校践行在多彩实践中,绘制“真品德育”底色,培育学生纯真品行。
1.“红色德育”——爱国与担当
戴溪小学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爱党爱国教育,增强少先队员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的意志,提升少先队员光荣感和使命感,学校分年级开展红色系列化主题活动,在“真情”促发下,提升学生“真认知”,培育学生“红色基因”等内在“真品”。(见校本读物)
2.“橙色德育”——行为与规范
戴小“橙色”行为规范教育包括,餐后排队文化、礼貌教育文化、班级卫生文化、法治教育、诚信教育等内容,学校少先队根据行为培育内容,对学生一日常规进行全方位督查与通报,促进学生有外而内的“真行”提升。
学校还运用“新生”课程、“法治”活动、“少代会”专题等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自我管理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尊重自我、尊重他人、尊重公共秩序,促进良好班风、校风的形成,提升学生文明素养与“真行”品质。
3.“黄色德育”——劳动与技能
戴小为扎实推进学校劳动教育,把劳动的种子深植学心中,切实提高学生劳动素养与“真行”能力。学校实施常规劳动教育,如安排班级每天卫生值日、包干区卫生清理等。戴小的专项劳动教育有“小菜园”劳动实践、卫生“大联盟”活动等,让学生在劳动中,建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培育“真行”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与劳动技能。
4.“绿色德育”——资助与关爱
“困顿是场洗礼,资助褪去迷茫”。戴溪小学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各类生活困苦。如辅助申请区级补助、给与社会实践活动补助、校服补助、课后服务补助等,为学生解决后顾之忧。学校通过各类爱心“手拉手”活动,让学生懂得感恩与关爱他人,增强情感表达与沟通互助,使“真情”与“真德”在戴小悄然生发。
5.“青色德育”——心理与健康
“爱与温暖的契约”是保障师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戴溪小学开展生命教育活动,实施师生心理团辅活动。学校通过渐进式珍爱生命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师生正确处理与他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帮助师生学会欣赏生命、珍爱生命,学会寻求生命价值的真谛。
6.“蓝色德育”——实践与能力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为培养“知行合一”的学生,学校每学期组织全体学生到校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少先队开展专项寻访活动,德育办实施小记者专场实践等,培育学生“真行”综合实践能力。
7.“紫色德育”——传统与文化
传承传统,为文化赋能。学校开展开学典礼,国庆节专题庆典,元旦汇演等系列化活动,让学生在多彩实践中,绘制“真品德育”底色,培育学生纯真品行。
(二)环境熏陶
1.人文广场
学校创设“诤长时空”人文广场,寓意孩子们在“赵翼”“王诤”两位“古今”名人品质的熏陶下,在不同的时空维度,健康成长。
学校创造性的把上学的道路命名为“幸福诤长路”,意为孩子们“开开心心”在诤长路上成长;学校把回家的道路提名为“翼溪星光道”,期望孩子们在名人品质的浸染下,在教师的专业引领下,“快快乐乐”成才。
2.班级文化
学校根据班级与学生年龄特点,实施建立一班一品,一年级一主题特色文化建设,给学生营造沉浸式体验空间。如“中国芯”中队、“羲之”中队、“公权”中队等。戴小各类别的班级汇聚成“特色社区”,为培育“真品”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此外,各班依据自身特色创设学生“自治小岗位”,让学生在“真行”自治岗位实践中内化品格。
3.形象标识
戴溪小学围绕儿童真行品质,绘制具有戴小孩子形象与气质的Logo图标。充满动感的向上人形,开放的场域,寓意学校以人为本的“品格涵育理念”。
三、德育特色——打造品牌擦亮真品
(一)学科思政
戴溪小学“学科思政”强调在学科教育中培养学生正确品行和道德观念,让学科与思政互相融合和相互促进,实现德育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在统整理念指引下,学校依托共和国开国将军“王诤”的精神品质与研究成果,推进常州市备案课题“依托学科思政,培育红色基因的实践研究”,尝试在“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中队”等众多学科教学中,探寻思政内涵,构建符合小学思政的学科工程体系。学校通过课堂教学、中队实践等多样态学科思想的碰撞,让学生在德育感化中确立高尚的品德修养,构建积极的社会责任感。
(二)品格提升
特色项目是深化学生品行教育的重要途径,戴溪小学依托常州市品格提升工程项目“王诤传习社:乡村儿童科学品格涵育行动”,构建“诤”心德育特色品牌项目,深化学生真行品格,创设“惟真笃行”的品格实践场,培育健康身心的乡村儿童。
四、德育评价——构建体系展示真品
戴溪小学聚焦乡村学生成长共性,鼓励个性发展,创设品格成长空间循序性评价体系,建立不同维度的评价方式。如品格成长争章系统,“翼溪币”评价体系、“翼溪少年风云榜”等,架构“翼溪少年”的品格成长梯,内化学生纯真品格。
五、德育保障——架构队伍护航真品
戴溪小学抓好班主任专业发展管理工作,实行“细微”入手,让“班级管理”落地生根,实现班级管理高质量发展。
学校确立班主任专业成长项目导行制,用项目带动班主任工作专业发展。实施班主任分享制项目培训,优秀班主任通过经验介绍,实现串联式发展。
学校创设班主任成长递层式发展模式,实施一部分区内名班主任先行引领,市区校优秀班主任年级组内带领,年轻班主任结伴同行,在引领、商讨与协作中共同成长,使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管理能力的班主任在团队中共同成长。
学校搭建专业化成长考核平台,完善班级日考核、周公布制度,抓实抓细班主任月考核和年度附加分考核制度,利用评优评先、外出培训等奖励途径,提升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内驱力。
班主任团队“凝心聚力担使命,奋楫扬帆新征程”,筑牢师生“价值”成长密码,绽放德育“品行端正”“品味高雅”“品格高尚”绚丽的三品之花。
戴溪小学“真品德育”,秉承惟真笃行之校训,遵循事物发展客观规律,坚持以德为先,以德修身,以德树人,涵育真实品质与良好言行的“真行之品”,培养身心健康、品德优良、素养扎实的现代中国公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