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述职报告
常州市武进区戴溪小学校长 戚伯萍
一年中,以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为行动纲领,坚持立德树人,关注常规建设,聚焦课程改革,落实防疫防控,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内涵逐步提升。
一、党建引领,,促进依法治校
1.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内制度。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党日活动制度,党内组织生活会制度,党费收缴制度、党员学习制度、党员发展制度等。认真实施党员年度目标管理工作,将岗位工作绩效纳入其中重要内容。做好民主评议党员等相关工作,把党建工作落到实处。
2.进一步完善经费管理制度。认真做好党费的收缴和管理工作,及时向上级报送有关报表和党建信息。在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保证和促进教职工身心健康的同时,逐步完善学校各类奖励、补助、慰问制度,使经费使用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合理化。
3.进一步完善党组织活动及考评制度。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组织党员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全体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先锋作用。教师党员争做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在教学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课题研究、公开示范课等方面勇挑重担。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员活动及考核记录,为党内评优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二、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建设
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为依据,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宣传高尚师德,彰显优良师风,引导广大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组织教师学习《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关于师德建设方面的重要文件,开展师德建设月活动、师生楹联作品展、第36个教师节慰问,邀请武进区“四有教师”、市“三好教师”宣讲团教师走进戴小“翼溪”师德讲堂作事迹报告,继续开展“168”爱生、大走访等活动。通过学习教育,使广大教师提高认识,明确职责。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家长座谈会等方式了解本校教师的师德情况,对待问题采取合适的渠道告知有关教师,并督促其认真整改。向社会公布师德建设监督电话,对来信、来访和来电反映的师德问题认真处理。通过展板、新闻报道、典型材料等方式,通报师德建设的情况,表彰一批在师德建设活动中的先进个人和师德标兵。
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切实把德育摆在首位,把关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放在首位。组织班主任、辅导员开经验交流会,大力树立班主任典型,表彰优秀班主任、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强化全体教师的责任感,规范班级管理工作,做到规范化和实效化;健全班主任考评机制,加强常规检查,引导、督促班主任在业务学习和工作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大力加强德育环境建设,推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抓好安全教育和普法教育、卫生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营造积极乐观“舆论氛围”,营造健康向上的班级“心理氛围”,让学校、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智慧的加油站”、“力量的积聚处”。
二、实施课程统整,点亮办学特色
基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基于“儿童在课程中央”的课程理念,提出“翼·创课程”的创建设想,形成全方位课程体系。通过课程整体规划,实施“一体两翼”课程体系,培育具有“身健(身体健壮)、品优(品格优良)、善思(善于思考)、学创(学习创造)”特质的新一代戴小学子。“翼·创课程”融通学校学科课程、特色课程、拓展课程,通过构建一体两翼格局,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贯彻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方针,以“真实课堂”课题研究为课程主体,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学科关键能力的提升,提出语文深度学习的研究,数学引领发现数学的研究,英语引领悦读课程建设。同时,以名人教育特色课程为课程左翼,打造名人教育品牌课程,提升学生身体、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素养,主要包括:德育课程、诗联课程、足球课程、科技课程、田园课程等内容。以学生社团活动为课程右翼,以少年宫为活动平台,拓展活动项目,精心组织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提升学习创造能力。
为提高家长综合素质和加强家庭道德教育,努力办好家长学校。学校通过邀请专家作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开展亲子活动、家访等多种形式的家长学校活动,不断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三、加强教师培训,提升科研品质
根据课程改革的形势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精心谋划各项工作,努力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促进学校课程建设、课题研究、课堂变革,使教科研工作成为撬动师生发展与质量提升的关键要素。
1.认真做好教师培训工作
根据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借力城乡结对平台,组织集体学习、交流研讨,提升师资力量;根据学校教研组的特点,继续推进教师主题读书活动,推进学科教研和课题研究的深入进行;继续发挥学校现有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力争上一堂展示课,做一次微讲座;积极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制定“读、备、学、请、思”每两周五小步行动计划,认真落实师徒结对制度,期末组织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
2.扎实开展教学研究工作
关注教师的日常备课和教学情况,强调“四个落实”:落实自主钻研、落实集体研讨、落实分工备课、落实个性施教,通过优化备课制度,积极借鉴校本实施,逐步完善多层次的优质教学资源库建设;通过重点课、研讨课、汇报课等方式,促进不同层次的教研活动正常开展,做到有明确的研究主题。
3.深入推进课题研究工作
深入开展市级课题《基于家乡红色资源,构建德育活动系列化的研究》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课程设计,促进研究成果的积累。组织第二轮学科微课程申报和研究活动,期内组织微课程展示活动。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微团队建设,促进课程、课题、课堂一体化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四、加强安全管理,保障校园和谐
1.加强安全保卫
加强保安培训工作,把好校门口的秩序关,确保学生进出校园的安全。强化对乘车学生及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加强候车室管理。继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工作,深入贯彻“扫黑除恶”文件精神,开展好各类相关安全教育。
2.提升食堂管理
进一步完善后勤工作各项制度,细化后勤人员的岗位工作职责,细化各环节的要求和标准,做到分工具体职责明确,考核对照有标准,以便相互监督,确保后勤服务工作“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克服消极怠工、做事扯皮的不良工作作风。定期、不定期广泛征集师生对后勤工作人员服务的态度、服务质量的意见和要求。坚持常州市A级食堂标准,以《食品安全法》为指导,严把食品采购、验收关,规范食品加工流程,确保师生饮食安全,让师生吃得安心,让家长放心。学校定期不定期巡查各区域自查和记录情况,并对照实际情况及时作出反馈与整改意见,随时关注整改进度,巡查情况纳入考核。
3. 落实防疫防控
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全面落实防疫等各项措施,做好开学前后各项准备工作,加强校园管理,提高校园环境卫生,制定好各类应急措施,确保学校财产及师生的人身安全。
4.规范物品采购
充分发挥资产的效益,规范物品采购申报审批制度,做到票据规范, 帐目清楚,并及时入帐。落实资产的损坏赔偿制度, 明确保管使用责任人,学期结束及时对保管情况审核。教学器材、设备的领取、保管、归还情况, 做到责任到人,谁损坏谁赔偿,提高责任心。做好固定资产登记、报废手续,做到和财务账面数据一致。
教育永远在路上,探寻与追求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取得的效果和成绩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执着,只有笃学,才能致远;只有励精,才能图治;只有笃学致远、励精图治,才能让教育“滋养”每一个生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