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常州市武进区戴溪小学网站!现在是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家长频道>>阅读推荐>>文章内容
老师:“好脸色”有多重要
发布时间:2020-10-0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周英

  老师:“好脸色”有多重要

  原创 徐杰 杰哥的精致语文 

  在车上,听到邻座有人打电话,看样子,像是个做老师的。她正在谆谆教导电话那头:新教师,进教室千万不要给学生好脸色看,不然他们要蹬鼻子上脸的……

  我哑然失笑,忽然就想起了《孔乙己》里面的话: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叫人活泼不得。

  我想,电话那头新入职的年轻教师,肯定会听从这个资深教师的建议,板着面孔,冷着脸,神态庄严地走进教室,开启他/她的教书生涯。忽然心里有点疼,为那个未曾谋面的新教师,也为她/他的那群生动活泼的学生娃。

  每年我都要应邀给新教师做上岗培训。

  每次讲座,我都会送给她/他们三句话:让学生喜欢我这个人;让学生喜欢我的课;让学生终生喜欢我教的学科。

  这三句话,前提和基础,是“喜欢我这个人”。道理大家都懂,“亲其师,信其道。”但一旦到了实践层面,到了教室,遇到不听话的熊孩子,我们很多老师就不淡定了,就觉得“威严”很重要,“让学生怕我这个人”就成了首选。

  我到学校去督导,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些刚入职的年轻教师,课堂教学毫无经验可言,甚至课都不像课的样子,但她/他们是发自真心的喜欢学生,学生也是真心喜欢他们的老师,愿意跟她/他们亲近,学期结束,这班级的考试成绩,居然不比有经验的老教师差,有的甚至还比老教师的班级高上一截。

  学习,有非智力因素影响;教学,也有非专业因素影响。

  有一个女教师,班主任,以严厉著称,她严厉到什么程度呢?

  据说,再调皮的男生,到了她的班级,立刻就敛了锋芒,服服帖帖,狮子变绵羊。很多家长为自家孩子变得“听话”而欣慰不已。有一次,一个年轻教师跟我说起这个优秀的班主任,一脸的羡慕,我不得不好意提醒她:我们的教育,坏就坏在从上到下都想着培养“听话”的孩子;我们的官场,坏就坏在从上到下都在培养“听话”的下属。

  还有一个真实的传说,说的是这个班级的孩子,某次午休课,几个孩子在窃窃私语,忽然,班主任的高跟鞋敲击楼板的声音,“笃笃笃”从走廊那边传来,教室里立刻鸦雀无声。也有年轻教师表达对这个班主任的羡慕,觉得她治班有方。我就故意问:聊天中的人,忽然噤声,你说是什么原因?年轻教师不知圈套,急忙问我是什么原因,我慢慢悠悠喝一口茶,告诉她:那是遇到鬼了!

  学校,毕竟不是监狱。

  有一个乡镇学校的校长,曾经跟他们学校的老师说这样的三句话。

  “你一定要对优秀的学生好一点,他们将来可能成为你的同事。”早些年,这个学校最优秀的学生提前录取师范,毕业后不少人就回到母校任教。

  “你一定要对中等生好一点,他们将来可能成为你的领导。”这个学校所在的乡镇,从书记到镇长再到文教科长,都是这个学校的毕业生,而且都是当年的中等生。

  “你尤其要对差生好一点,他们将来是给母校捐款最多的人。”这个学校毕业生中,出了三个上市公司老总,还有好多个千万富翁,他们当年几乎都是差生。学校50年校庆,校友捐款一千多万元,几乎都是当年的差生们做出的贡献。

  爱生如子,我们很难做到,也不必苛求自己达到这样的高度。但,多给学生一些好脸色,这应该是可以做到的,毕竟,成本不高么。

  再不济,我们如果真的讨厌一个学生(应该允许老师有讨厌某个学生的权利),那我们尽可以在心里讨厌他/她,但尽量不要表现在脸上。

  老师把嫌恶写在脸上,不要以为学生不知道。

  某学校,进入初三了,校长暗示几个班主任想办法“劝”那些差生回原籍参加中考,“剁尾巴”之后,学校的均分就好看了。

  有个孩子成绩不好,且好动,老师们平日里都不喜欢她,有了校长的暗示,就更无顾忌地拿脸色给她看;话里话外的,也多是讥讽和不屑。

  一天,这个孩子终于申请转学了。在离开学校之前,她到办公室,跟班主任道别,孩子说:*老师,我就要回老家读书了,感谢你们对我的宽容。我知道,你们几个老师都不喜欢我,但我还是要来说一声谢谢。

  这话,像耳光一样,打在几个任课老师的脸上。

  班主任羞红了脸,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办公室里陷入了持久的沉默。

  我刚做老师的那几年,脾气也很急。

  我那时打学生。曾经用本子抽学生,然后把本子撕了,从窗口扔下去;曾经揪住学生的领子,把脑袋往黑板上撞;曾经用木尺打手心,美其名曰“木板炒肉丝”;当然,也曾经多次捶着讲台痛骂过学生……值得庆幸的是,那些被我打过骂过的孩子,不曾有人跳楼(现在想想心里都很后怕)。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脾气越来越好了。

  因为我发现,你拿脸拿色给一个孩子看,不但影响了自己的心情,在教育的效果上也未必有用。差生怎么了?差生也有未来啊。我就跟班上一个初考18分的孩子和平相处了3年。

  我最欣慰的,是这个班孩子毕业时,给我送了一只水杯,还有一个卡片,卡片里是全体孩子的签名,开头写着“送给我们最温和的徐老师。”

  我常常想,我们有些老师觉得差生影响了均分,丢了老师的脸面,于是拿脸色给他们看,他们没得选择,只能看你的冷脸。要是学生有选择老师的自由,说不定他/她还不肯到你手下读书呢。

  如果真的让学生自由选班级选老师,我们有很多老师可能招不满一个班,甚至可能做光杆司令。所以,你真要感谢,这些孩子被分配到你的班级,来听你的好课或烂课,是他们成全了你,给了你“练手”的机会。

  给学生“好脸色”,其实也是给自己“好脸色”。

  给自己“好脸色”,也是给家人“好脸色”。

  带着温和的微笑上班去学校,带着温和的微笑下班回家来。

  多好!

  胡适先生说,世间最可恶事莫如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事莫如把生气脸摆给旁人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怀念旧版 | 站长信箱 | 发文统计 | 访问量统计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