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题网站>>翼溪少年宫>>活动成果>>文章内容
非遗进校园 文脉颂中华
发布时间:2019-09-2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邵琴

非遗进校园    文脉颂中华

——戴小楹联课程获全国首届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

 

2018年全国“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表彰发布9月20日,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举行,戴溪小学申报的楹联非遗课程,荣获2018全国非遗进校园创新实践案例。

为积极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在非遗保护传承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进一步推动“非遗进校园”工作,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下,由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指导、中国青年网主办的“多彩非遗 相伴成长”2018全国“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征集宣传活动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开展,包括启动征集、集中审议、主题论坛暨颁奖仪式等阶段。活动面向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组织及个人,征集在全国中小学实施的“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并进行集中宣传。据悉,本次活动征集期间,全国近500个项目申报,经评审公示等程序,最终20个项目获评2018全国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戴溪小学报送的楹联非遗课程项目荣幸入选

楹联课程是戴溪小学为打造校本特色、实现学校主动发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而着力研究的项目。学校成立“翼溪小联社”,先后引进童谣、楹联鉴赏与创作课程,编印校本教材《翼溪诗韵》,开展“跟着楹联游常州”活动课程,组织师生开展楹联网络夏令营活动,借助QQ网络平台,开展出联应对活动;开展教师嵌名联讲座和创作活动;结合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主题征联大赛等。通过授课、采风、创作、点评、展演等活动方式,扎实开展楹联特色教育,长期聘请常州楹联学会等资深诗联专家作专题讲座和指导,全体师生积极参与楹联鉴赏和创作活动。

近年来,戴溪小学先后成为常州市楹联学会“楹联进校园”教学基地、江苏省楹联教育基地、江南楹联教育基地学校联盟成员校、中国楹联教育基地等称号。至今,培训学员1200多人次,师生创作诗词近1500首,童谣、对联3200余首(副),编印诗刊《雏莺鸣溪》十三期。联社活动在江苏电视台“浓情江苏”栏目、《常州日报》《常州晚报》《武进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师生作品在区、市、省、国家级组织的各项诗联活动中均获奖。

非遗进校园,文脉颂中华。此次楹联非遗课程成功入选全国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不仅展现了武进区“非遗进校园”工作的出色成果,也为进一步推进“非遗进校园”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积累了经验让每个中华人拥抱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心!


 5._副本.jpg


 3_副本.jpg


 4_副本.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怀念旧版 | 站长信箱 | 发文统计 | 访问量统计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