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常州市武进区戴溪小学网站!现在是 2025年05月18日 星期日
网站登录 | 怀念旧版
您好,undefined!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动态>>校务公开>>文章内容
2018年度校领导述职报告(戚伯萍)
发布时间:2019-05-22   点击:513   来源:原创   录入者:黄赛燕

述职报告2019

戚伯萍

 

弹指一挥间,2018至2019学年度在繁忙的工作中不知不觉,已成过去式。值此,对自己一年来的工作加以梳理、盘点和反思。在梳理中发现不足,在盘点中找出差距,在反思中谋求新的增长点。现汇报如下:

一、深化师德教育,党建工作常抓不懈

一年中围绕学校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1、定期组织干部学理论。按照党员活动日的内容,采用集中与自学相结合的形式,与《学习强国》《党建云平台》同步进行,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努力提高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省市区全会精神的理解。我们精心策划党建工作,比如:2018年12月作了《领会全会精神,认真完成冬训任务》的专题报告;今年四月开展了“信守承诺、遵守准则、恪守师德”专题学习暨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等活动。自己以“文化自信”为主题进行宣讲。通过加强政治学习和专题调研,用新发展理念来武装党员干部、党员教师,推进了学习型学校和党组织的建设。

2、定期召开学校领导班子会议。周密安排学校工作,坚持考核与实绩齐头并进。班子成员能团结协作,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心情愉悦地开展工作。工作中注重交流思想,与时俱进,积极上进,不断探索工作新方法新思路。

3、坚持以德施教,立德树人。师德是对教师的底线要求,也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我们围绕师德建设,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师德建设月活动,我校以“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为主题,开展了包括:教师节慰问、评选表彰戴小师德标兵、师徒结对、“168”爱生行动、“大走访”、“翼溪”师德讲堂等九大活动。同时开展师德师风、有偿家教自查自纠,梳理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提醒教师守住底线、不碰红线、远离高压线。还开展了以下几项创新活动; (1)连续两年开展“师德教育”、“廉政教育”为主题的楹联网络夏令营活动;(2)开展师德为主题的嵌名联创作活动,并将自创的嵌名联装表起来贴在教室和办公室门口,以此来警醒和激励自己;(3)开展以师德为主题的各种文体活动:如“青年教师成长论坛”活动、感动故事征文活动、三八节庆祝活动等;(4)开展“解放思想,解忧万家”大走访和大家访活动。

学校师德建设着眼长远,追求实效,大大提升了教职工的思想境界,也更好地激发了教师团队的工作活力。在本学年中,我校获得武进区师德师风专项督查优秀级,成功创建武进区模范职工之家,工会目标考评蝉联一等奖,获区 “2018,致不期而遇的感动”征文活动优秀组织奖。

二、凝聚力量,不断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

1、城乡结对,资源共享,助力学校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区教育局《关于深化集团化办学,开展小学城乡结对共进活动的实施意见》,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进程,深化集团化办学,促进全区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均衡发展,清英外国语学校与我校结成城乡结对共建学校。一年来集团以管理共建,创生治理同盟;以资源共享,助力教师发展;以课程共创,提升教育品质;学生共育,激发学子潜能;成果共荣,展现办学效益。成效显著。

2、传承文化,丰富内涵,打造学校品牌。近年来,学校以“传承经典,弘扬国粹”为特色文化发展目标,创新开展楹联教育活动,将楹联教育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办学品位的重要举措。优化学校人文教育环境,组织全校师生创作办公室楹联、班级楹联,创建楹联林、楹联亭、楹联墙、楹联阶梯等楹联文化氛围,时时接受楹联文化的熏陶。开展“跟着楹联游常州”系列活动,借助丰富多彩的楹联鉴赏、采风、创作、展演等活动,传承经典文化,提升师生人文素养。编著楹联校本教材和师生楹联作品集,整合校本课程资源,继续推进学校办学特色品牌建设。成功创建全国楹联教育基地。武进电视台多次来校采访,山东梁山诗词学会组队来校参观,使我校楹联文化得到交流与推广。

3、夯实设施,加强应用,提高学校质量。学校十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在硬件建设方面,每年都有新投入,主要有笼式足球场、门球场、楹联教育基地,更换课桌椅等,累加80多万。学校重视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老师掌握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决定了现代教学手段发挥的效力。所以,每学年都会以多种形式加强培训,老师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也能熟练应用,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同时,加强了信息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使整个办公、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更高效、更便捷,决策更民主、更科学,逐步形成充满活力的新型管理模式。另外,紧紧围绕“助力工程”建设,进一步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继续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教学研讨等活动,落实教师培训助力工程,让各种研训、竞赛活动成为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沃土。通过骨干教师展示课、推门听课、新教师汇报课、城乡结对、校际研修等形式,进一步锤炼骨干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水平。2018年11月成功创建常州市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示范学校。

4、落实课程,融合资源,提升学校内涵。我校把“家乡红色资源”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以“红色资源”为主题,加强校园内、外环境建设,营造浓郁的红色教育氛围。2018年我们申报了市级课题《基于家乡红色资源,构建德育活动的系列化研究》。通过研究,完善教师德育教育观念与红色教育理念,提升德育红色教育课程开发与运用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培育学生红色基因,养成良好道德品质。

三、以人为本,构建校园和谐文化

一是提升人文素养。教师工作不仅涉及学生知识的获得,更重要的是对儿童心灵的影响。重视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一)是文化引领,积极建构学校教师价值取向:眼界要高、心胸要宽、身段要低;集体在前、他人在心、自己在后。(二)是读书引领,组建教师读书沙龙,树立儒雅读书教师典型,让读书成为学校教师的生活习惯。

二是激发内在动力。近年来,我们营造良好的教师发展氛围,确定“尊重教师、相信教师、理解教师、依靠教师”的理念,不断地创新举措,激发教师的内驱力。积极完善“教师综合评优”、“教师专项奖励”“教师岗位聘任”等各项制度,引导全体教师专注于教育工作、专注于专业发展。

三是强化差异认识。我们坚信,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我们通过引导教师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帮助教师将幸福的目标根植于自身的价值追求,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根据自身的条件,在目标体系中找准自己的定位,获得不同层面上的差异发展。

四是提升后勤服务水平。学校管理坚持服务第一,体现精细温馨,在安全工作上做到防患未然,在资产管理上力求规范节俭,在事务管理上确保民主理事。每学期召开全体教师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并对教师实行安全绩效考核。学校每年组织安全月系列教育活动,并注重家校合力,共同打造平安校园。

教育永远在路上,探寻与追求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取得的效果和成绩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执着,只有笃学,才能致远;只有励精,才能图治;只有笃学致远、励精图治,才能让教育“滋养”每一个生命!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怀念旧版 | 站长信箱 | 发文统计 | 访问量统计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