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溪小学2018-2019年度岗位全员聘任工作实施方案
为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深化学校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现人事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关于推进全区中小学教师“区管校用”管理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以改革用人制度为重点,建立公平竞争,择优聘用,能上能下的聘用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岗位聘用制,优化岗位设置管理体系,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我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工作原则
1.坚持科学核编,总量控制原则。教育局根据有关编制标准和学校实际进行合理的核编,核定后的总人数作为下拨教师绩效工资等人头经费的依据。
2.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原则。学校根据核定的编制总量和实际岗位需要进行设岗,教职员工根据设定的岗位进行竞聘上岗。
3.坚持本校优先,面向全区原则。学校要优先聘用本校原有的合适教职员工,确无合适人选的,可面向全区其他学校聘用。
4.坚持合理分流,平稳转岗原则。学校配合教育局对未被聘用的教职员工进行合理分流,确保平稳转岗。
三、组织领导
学校全员岗位聘任在区教育局推行深化学校岗位设置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开展工作,同时,学校成立教职工全员岗位聘任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方案、组织实施、过程监督、结果审定、选拔教师代表参与工作小组的工作。
聘任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戚伯萍
副组长:端敏明 吴宏伟
成 员:黄赛燕 陆敏雅 许建生 邵 琴 黄琴芬 许丽梅
监督员:教师代表2名
四、聘任范围:全校教职员工(借调教师等除外)
五、岗位设置
根据区教育局组织人事科的核定,学校根据工作需要设置各岗位数,实际设置岗位数52人(见附件1)。
六、聘任教师的岗位条件及具体要求
(一)基本条件
1.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爱校如家、爱生如子,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具有相关职级的专业技术和业务水平的实际工作能力。
3.一线教师必须同意承担班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工作等学校安排的工作。
4.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能承担满工作量的工作,配合学校工作。
5.年度考核合格,能及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聘任岗位职责及绩效目标(见附件2)
(三)工作量的核定
各管理岗位、教学岗位及工勤岗位工作量的认定依据区教育局《关于修订<武进区各级各类学校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及教师工作量暂行标准>的通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核定(见附件3)
七、聘任程序和方法
1.召开全体教师大会,进行竞聘工作总动员,组织学习《武进区戴溪小学岗位全员聘任工作实施方案》,民主产生两名教师代表,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代表为成员的教职工岗位聘任工作小组。
2.教职工根椐学校的设置岗位,填写《岗位申请表》,原则上要申报原任教班级的原任教学科。
3.岗位资格审核。聘任工作小组对教职工的岗位申请表进行审核,已在一线任教的教师,在本学科设置的岗位有多余的情况下,原则上不能聘任到教辅和后勤岗位。
4.学校岗位聘任的方法:
①根据教职工岗位申请,经聘任工作小组审查后,符合岗位条件且不超出岗位数,学校可以直接聘任(岗位竞聘申请表见附件5)。
②教职工申请的岗位数超过学校设置的岗位数,必须参加竞聘(竞聘者陈述本人对做好本岗位的工作思路、办法、岗位绩效目标和措施,本人优势和诚信承诺。时间:3分钟以内), 由竞聘产生聘任岗位。(综合测评方案见附件4)
③经过第一轮聘任后,落聘者可以再申请符合条件的空缺岗位,方法类同第一轮。
5.离退休年龄不满一年的教职工由学校直接聘任,不占学校岗位。新分配的教师,外地调入学校的人员一年内由学校推荐聘任或直接安排工作。
6.学校完成岗位聘用后,聘用相关材料报教育局审核,经同意后,公布学校聘用人员,学校与其签订“聘任合同”(聘期为一年),明确学校和个人的人事关系和责任,权利与义务。落聘、解聘及离校待岗的人员,报区教育局备案。
八、落聘人员的管理
1.顶岗工作。
未聘人员作为系统人由教育局统筹分流,推荐到其他有空缺岗位的学校应聘。
2.进修学习。
最终不能聘用的教师,先行待岗,申请培训并经批准同意的先进行培训。
待岗培训期累计不超过12个月,待岗教师应承担学校安排的临时性工作任务。待岗期间只享受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基础性部分,如参加培训的,发放培训补贴;如承担学校安排的临时性工作任务的,可酌情发放工作补贴。
3.离校待岗。
一年后再参加竞聘上岗,还不能被聘用的,应予以解聘。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因身体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由本人申请,经学校同意、教育局核准后,可离岗退养。距法定退休年龄超过五年,因身体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由本人申请,提供相应医院证明,经学校同意、教育局核准后,可作长期病假处理。距法定退休年龄超过五年,因身体原因需学校减轻工作量的,由本人申请,经学校同意、教育局核准后,可减轻工作量,但收入待遇也要酌情减少。具体参照《武进区戴溪小学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执行。
4.学年度考核。
学年度考核时,待岗期未满的,暂缓确定考核等次。待岗当年不能参加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和各级各类评优。
5.解聘。
一年后,上学年落聘者再参加竞聘上岗,还不能被聘用的,或是未按国家、省有关规定、区教师招聘公告等要求如期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书和定期注册合格的,应按规定予以转岗或解聘。
九、工作纪律
1.全体教职员工要充分认识全员岗位聘任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要服从大局,积极支持全员聘任改革试点工作,尤其是共产党员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协助学校做好教职员工的思想工作。对违反程序违规操作、行贿索贿、拉帮结派、造谣惑众、优亲厚友,以及玩忽职守、打击报复、无理取闹、阻碍改革以及不按正常程序和途径反映合理诉求的有关人员,经学校岗位聘任领导小组商议后按落聘对待,情节严重者报区教育局给予行政处分。
2.已聘教师中出现下列情况时,学校随时予以解聘待岗或报教育局处理。
①上学年考核不合格,且不愿意转岗、待岗培训,不承担学校安排的临时性工作任务,或经转岗、待岗培训后重新上岗,本学年考核仍为不合格的;
②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的;
③已聘教师不履行岗位职责,工作效率低下或出现重大失误的,学校予以解聘并追究相关责任。
④已聘班主任由于不履行职责,造成班级管理混乱,教学质量低下,学生、家长反映强烈,经核实,学校予以解聘。
⑤已聘任教职员工拒不承担其正常工作量时,学校予以解聘。
⑥一线教师拒不承担班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工作,学校予以解聘。
⑦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造成严重后果者,予以解聘。
3.教职员工拒绝参加学校全员岗位聘任的,按落聘处理。
4.落聘、解聘和离校待岗的人员,不得参加当年的评优评先,当年不得晋升、聘任职称。
十、学校在评优评先、职称晋升、岗位聘用、外出培训、名师培养、绩效工资等方面优先考虑班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
十一、本方案提交学校工会委员会审议监督,并报区教育局批准后由学校全员岗位聘任领导小组组织实施。本方案由岗位聘任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常州市武进区戴溪小学
2018年8月
附件1:学校编制核定测算表
(一)基本编制标准
学校类别 | 教职工与学生比 | 备注 |
高中 | 1:12.5 | |
初中 | 1:13.5 | |
小学 | 1:19 |
(二)基本编制标准中教职工包括专任教师及正副校长,教导处、教科室、总务处、团队工会、图书馆、档案室、实验室等所有在编人员。
(三)本校教师编制核算
学段 | 学生人数 | 教师数 | 核编数 |
小学部 | 980 | 52 |
附件2:聘任岗位职责及绩效目标
一、科任教师岗位职责及绩效目标
1.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爱校如家,教书育人,工作务实。
2.加强师德修养,与同事和睦相处,关心爱护学生,不以任何理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积极配合班主任完成所任班级的各项工作任务。
3.坚持素质教育原则,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全面落实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课堂教学精讲多练,精讲精炼,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有效使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保证学生每堂课有练习的时间。
5.认真布置及批改作业,严格按规定控制作业量,练习要精心设计,批改要规范及时,并做到有批必评。
6.认真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提优补差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主动与班主任、家长取得联系,相互协调配合提高学生学业成绩。
7.力争完成所教科目优秀率、及格率、低分率达到区小学教学质量评估方案上的目标绩效任务。
8.每学期听课节数不少于20节。
9.每周必须整理教学心得,形成教学反思,每学期必须有一篇论文交流或发表。
10.正常参加校内外的教研活动,参与教改实验,参加课题研究。
二、教辅后勤人员岗位职责及绩效目标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树立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意识,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努力钻研业务,能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学校所分配各项工作任务。在聘任内无重大责任事故,无违纪违规工作,服务态度热情,在服务对象中无不良反映或影响。
3.必须按照学校作息时间在岗,并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4.管理好学校财产,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使公物从购入到使用都清楚明白。组织好登记、检查、保管、维修等工作。
5. 加强食堂食品及其原料库房的卫生安全监督管理,严格按照“五常法”管理要求实施各项管理,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6.每年必须有一篇与岗位有关论文上交或交流或发表。
附件3:岗位设置情况一览表
(一)工作量的核定
中小学各学科教师工作量(周课时)标准(区局相关文件规定)
课程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语文 | 12-16 | 10-12(两班) | 8-10(两班) |
数学 | 10-14 | 10-12(两班) | 8-10(两班) |
英语 | 12-14 | 10-12(两班) | 8-10(两班) |
物理 | 12-14(两到三班) | 10-12 | |
化学 | 12-14(两到三班) | 10-12 | |
生物 | 14-16 | 10-12 | |
政治(思品) | 16-18 | 12-14 | 10-12 |
历史 | 12-14 | 10-12 | |
地理 | 14-16 | 10-12 | |
信息技术 | 16-18 | 14-16 | 12-14 |
音乐 | 16-18 | 14-16 | 12-14 |
美术 | 16-18 | 14-16 | 12-14 |
体育与健康 | 16-18 | 14-16 | 12-14 |
科学 | 14-16 | ||
综合实践 | 16-18 | 14-16 | 12-14 |
校本课程地方课程 | 16-18 | 14-16 | 12-14 |
说明:
1.教师工作量按《戴溪小学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发放实施方案》附件《戴溪小学教职工工作量奖核定办法》核算。
2.教师在校工作总量除周任课量外,还应包括晨间活动、课间活动、午间活动、课外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兴趣活动以及与学科相关的辅导、作业批改等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工作量。
(二)中小学行政岗位人员行政工作量折合为周任课量权重
校长或主持工作的 副校长行政工作量权重 | 副校长行政 工作量权重 | 中层正职行政 工作量权重 | 中层副职行政 工作量权重 |
0.6~0.8 | 0.5~0.6 | 0.4~0.5 | 0.3~0.4 |
1.学校行政岗位人员的周任课时数,按从事教学工作的系数(1—行政工作量权重)乘以所任学科普通教师周任课量标准课时计算。
2.行政人员应该担任的周标准课时:中小学校级正职人员教学工作量应不少于同学科普通教师任课量的1/4,且每学年听课不少于50节;校级副职人员的教学工作量应不少于同学科普通教师任课量的1/3,且每学年听课不少于50节;中层正职管理人员的教学工作量应不少于同学科普通教师任课量的1/2,且每学年听课不少于40节;中层副职管理人员的教学工作量应不少于同学科普通教师任课量的2/3。
(三)学校实际需求的岗位设置情况
学校实际需求岗位数52人,包括语文22人,数学13人,英语7人,科学2人,美术1人,信息1人,音乐1人,体育3人,品德2人。
附件4:竞聘人员综合测评方案
1.对竞聘人员进行综合测评,包含奖励得分、民意测评得分和考核小组得分。
综合测评得分=奖励得分+民主测评得分+考核小组得分,综合测评得分高者优先聘任。
2.奖励得分按竞聘上岗人员近五年内荣获的各类个人荣誉实行奖励加分,分为以下三个单项,每个单项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则仅记一次最高分,且个人总加分不超过10分。
①个人荣誉类。指党委、政府及教育部门颁发的综合类荣誉(不含论文获奖方面的奖励),省级加3分,地市级加2分,区级加1分。
②业务竞赛类。包括个人业务竞赛奖和指导学生竞赛奖(由教育行政部门及教研机构组织的与教学相关的竞赛)。
省级加3分,地市级加2分,区级加1分。(一等奖按100%折算,二等奖按90%折算,三等奖按80%折算)
③论文课题类。
出版教育教学论著,若为主编或第一作者或本人撰写3万字以上的加4分。撰写的学科教学或教育类文章在教育教学类刊物上发表,或在教育行政部门及教研机构组织的评比中获奖的按级记分:部省级加3分,市级加2分,区级加1分。(一等奖按100%折算,二等奖按90%折算,三等奖按80%折算。)获奖课题的组长和执笔教师也参照以上按级记分。(此奖励得分的不尽事宜由竞聘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听取资格审查合格的竞聘上岗人员的竞职演讲,并对竞聘候选人进行民意测评,是否同意该竞聘者担任该职位。
4.民意测评得分按总得票排序第一的计40分、排序第二的计35分、排序第三的计30分,以此类推。如得票数有并列,则可得同样分数。
5.聘任工作小组得分按总得票排序第一的计50分、排序第二的计45分、排序第三的计40分,以此类推。如得票数有并列,则可得同样分数。
6.综合测评分相同时,看聘任工作小组得票票数高者为先,再相同,看民主测评得票票数高者为先。
附件5:2018-2019学年武进区戴溪小学教师岗位竞聘申请表
姓 名 | 性 别 | 出生年月 | |||
最 高 学 历 | 参加工 作时间 | 现 有 职 称 | |||
申请岗位 | 1. 年级 学科; 2. 年级 学科。 | ||||
奖 励 情 况 | |||||
申 请 理 由 |
本人签名 : 年 月 日 | ||||
学校拟 聘岗位 |
年 月 日 | ||||
校长审 批意见 |
校长签字: 年 月 日 |
![]() ![]() |